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必须把这种世界(经济)历史看作是在同一时间普遍发生的统一的全球进程来加以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理解它。因此,第5章首先分析这样一些同时出现的发展情况,并由此证明,亚洲经济的扩张一直持续到18世纪中期。第6章则接着探索后来亚洲衰落而欧洲兴起的原因。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第三章 货币周游世界,推动世界旋转

    --------------------------------------------------------------------------------

    自发现美洲以来,其银矿出产物的市场就在逐渐扩大……欧洲大部分都有很大进步…I 东印度是美洲银矿产物的另一市场……该市场所吸收的银量日有增加……尤其在中国和印度斯坦,贵金属的价值……比欧洲高得多,迄今仍是如此……综合这些理由,贵金属由欧洲运往印度,以前一直极为有利,现今仍极为有利。在那里没有什么别的物品能够获得(比贵金属)更好的价钱……因为在中国以及其他大部分印度市场上……用10盎斯,至多12盎斯白银就能购得1盎斯黄金;在欧洲则需要用14kg15盎斯。……新大陆的白银看来就是以这种方式成为旧大陆两端通商的主要商品之一。把世界各相隔遥远地区联络起来的,大体上也以白银的买卖为媒介。

    亚当·斯密

    1.世界货币的生产与jiāo换

    自远古时期就有了一个非洲一欧亚范围的金银市场。14世纪伟大的历史学家伊本·赫勒敦就指出:“如果在马格里布和伊夫里基亚发生了货币短缺,那么在斯拉夫人和欧洲基督教国家就不缺少货币。如果在埃及和叙利亚发生了货币短缺,那么在印度和中国就不缺少货币。……这种东西……经常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通过哥lún布及其追随者的航海活动,西班牙人又使加勒比海地区的黄金加入到这个市场中。1545年和1548年在秘鲁(今玻利维亚)的波托西和墨西哥的萨卡特卡斯先后发现银矿,由此美洲白银开始涌入这个市场。这些新增的白银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1600年甚至更早一些时候对亚洲各个部分产生了影响。例如,在1621年,一位葡萄牙商人在一篇关于白银的论文中指出,它“在全世界到处流dàng,直至流到中国。它留在那里,好像到了它的天然中心’。近年来,人们对白银如何周游世界作了概述:

    对远东贸易的一般方式是,用开往中国的商船转运欧洲或墨西哥出口的白银,在中国用白银jiāo换黄金和商品,然后把这些东西再输入到印度,用这种收入再购买运回欧洲的货物。

    事实上,美洲白银几乎无所不在。从波士顿到哈瓦那,从塞维利亚到安特卫普,从摩尔曼斯克到亚历山大港,从君士坦丁堡到科罗曼德尔,从澳门到广州,从长崎到马尼拉,商人们都使用西班牙比索或里亚尔作为标准的jiāo换媒介;这些商人甚至对千里之外的波托西、利马、墨西哥以及印度群岛某些地方铸造的银币的纯度都了如指掌。

    因此,“没有人怀疑有一个白银的世界市场。问题在于如何描述它的模式”(Flynn1991:337)。亚当·斯密指出:“秘鲁的白银价格…肯定不仅对欧洲银矿出产的白银价格有影响,而且对中国银矿出产的白银价格有某种影响”(〔177611937:168)。他认为这个问题十分重要,因此在他的《国富论》一书中用了64负的篇幅来论述“过去四个世纪的银价变动”,而且还在书中其他章节多处讨论它的影响。

    本书第2章概述了全球世界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