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刘洋在心中思索像采石c运输c下河c上岸,不仅需要大批的石匠c建筑工人c运输功人c水手,而且需要一批相当规模的工程师c施工员和管理人员。

    一支有足够的镇压能力的军队,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他们要吃c要穿c要住c要消耗,这就又要有一支庞大的服务人员。

    当然,这不包括劳力较弱的老人c妇女和儿童,也不包括不劳而获的僧侣和贵族。

    据估计:支持这样的建筑工程需要5000万人口的国力,而一般认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全世界的总人口也不会超过2000万人。

    何况,已经发现的金字塔有80座之多,即使像希罗多德在《历史》中所说的,30年完成一座,总计也需2400年,埃及承受得了这样浩繁,这样长久的消耗吗

    最紧迫而又最现实的问题是运输问题。

    即使有足够的人力,也无法把这25吨到160吨的巨石运送到工地。

    “用车载”

    “用马拉”

    不行!“很快于洋就推翻想法,那时的埃及没有马,也没有车。车和马是公元前16世纪,也就是建筑胡夫大金字塔以后1000年,才从国外引进的。”

    当然还有一些科学家认为是用撬板圆木棍运法。但是这种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木材,刘洋这个方法是不可行的,根据龙女和龙童给出结论是,当时埃及的主要树木是棕榈,无论是数量,生长速度,还是木质硬度,都远远不能满足运输的需要,而进口木材几乎是不可能的。

    有人认为是水运法。1980年,埃及吉萨古迹督察长哈瓦斯进行岩心取样,挖到l00多英尺深时,发现了一个至少50公尺深的岩璧,这可能是埃及第四王朝时开凿的港口。

    后来,又有人还发现了连通港口的水道。

    但是,没有滑轮,没有绞车,没有足够先进的起重设备,让这样笨重的巨型石块下坡c上船c起岸,比陆地撬运还难。

    何况,水面和岩岸至少有50英尺以上的落差!而尼罗河西岸的金字塔又非得尼罗河东岸的石料不可!

    除了陆运c水运,难道他们空运不成这真是一个谜。

    据说金字塔的设计师和建筑师,是历史上的第一个超越时代的天才伊姆荷太普。但是,他的“天才”超越时代太远太远,引起了我们理所当然的惊讶和怀疑。

    把一块巨大的凸形岩石平整成为52900平方米的塔基,是相当困难的,他们在没有水平仪,没有动力设备,没有现代化测量手段的情况下,完成了塔基的勘测和施工。

    根据龙童生物扫扫描仪的得出,它的四条底边相差不到20厘米,误差率不到千分之一;它的东南角和西北角的高度,相差仅l27厘米,误差率不到万分之一,它的东西轴和南北铀的力位误差,也不超过5弧秒,那时候他们没有“尺”,仅会用胳臂作丈量单位,叫做腕尺(300腕尺约等于155公尺),怎么能把塔建得这样精确

    真叫人大惑不解!

    为了确保金字塔万古长存,设计者还不用一根木料,不用一颗铁钉,因为,木质易腐,铁质易锈,都是坚固的隐患。石块与石块之间没有任何粘接物,然而却拼合得天衣无缝,刘洋甚至用了最薄最薄的刀片也插不进去。

    龙童说道:“怎样把石块一层层垒上去,更是一个引人猜想的神秘课题。

    有人说是运用一种木制船形工具,利用杠杆原理,将巨石逐步举高,一层一层垒砌而成。但是,能吊起几吨c几十吨c乃至l00多吨的支架c绳索从何而来

    有人说是运用填沙法,沿著塔基填沙。

    沙围随著塔基升高,充当脚手袈,塔成之后,清除沙子。

    现在,让我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