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最为主要的,其实还是曾毅有先帝赐予的金牌,所以,没人会在乎曾毅的官职,哪怕他只是一个七品官。
朝廷大臣见了曾毅,还是要以大人想称的。
“本官倒是极为向往边关的,冯将军从边关重镇而来,若是有兴趣,不妨给本官讲一讲边关的风情”
曾毅笑着,并没有提起那封书信的事情,而是和冯广义闲扯了起来。
“大人既然有兴趣,末将讲给大人听是了,只是,末将口拙。”
冯广义谦虚,或者说,别看他平时沉稳,指挥麾下兵马更是威严无,可,面对曾毅这样的问题,却是猛然,不知道该怎么开口了。
“实情讲成,若是妙语连珠了,那到是听不出来真假了。”
曾毅笑着,他的这句话,对冯广义却是极大的安慰了,这是等于在告诉冯广义,讲错了,也没有什么关系的。
顿了顿,冯广义方才开口,道“其实,边关也没什么好的,大人是没去过边关之京城甚至。”
冯广义的口才的确不成,甚至,在曾毅跟前已经失了方寸。
一般而言,这种时候,自然是要讲一些风土民情来听的,这样,也才能引起曾毅的兴趣,可,偏偏,冯广义讲的,却是边关如何的苦,如何的凄凉,环境如何的差。
这在旁人看来,是冯广义失了分寸,乱说话,这不是在让曾毅扫兴么
可,曾毅却不这么认为,在曾毅看来,这冯广义却是十分有心计的。
若是但从冯广义的表面来看,其现在绝对是很慌乱的,似乎是那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情形。
可,这一切,在曾毅看来,不过是冯广义的遮掩罢了,一个能够统帅千军万马的大将,或许,刚开始的时候,会有惊慌不定,但是,绝对都会在极端的时间内稳定下来。
这也是一个大将所必须具备的,若不,其也不配为大将了。
大将者,处乱不惊。
而冯广义并非是正德时期提拔去的,而是先帝在位的时候任用的,先帝广用贤臣,奸佞几乎绝迹。
这冯广义既然能够担任宁夏卫这种边关重镇的大将,绝对非是等闲之辈。
如此之人,算是刚开始的时候,有些不自在,可,说几句以后,肯定会镇定下来,有条有序的。
所以,在曾毅看来,冯广义这是故意如此的。
之所以如此,其一,是在给曾毅抱怨边关的苦,当然,这只是次要的。
最为主要的,其实还是藏拙,按理说,冯广义既然决定站在曾毅这边了,投在曾毅麾下,那,自然是要好好表现了。
毕竟,曾毅可是朝廷当一个派系的掌门人而且更是这个派系的创始人,他的地位,无人可以取代。
但是,现在这个情况,可以说是水较浑的时候。
这个时候,可不是显露精明的时候,这个时候,还是藏拙较好,被人小看了,不设那么多防备,这自然是好的。
这些,曾毅却是看透了,只不过,却不可能说出来,身,脸一点也没有表露出来,只是一直不断的微笑点头。
“边关不宜啊。”
曾毅最终,叹了口气,颇为凝重的看着冯广义,道“边关是要靠你们这些朝廷大将忠心耿耿守卫的。”
“虽说边关不宜,可,却不能疏忽大意了。”
冯广义点头,冲着曾毅抱拳,道“大人放心,末将乃是朝廷钦命,自然以国事为重,虽然边关艰苦,可,却绝对不敢疏忽。”
对于这话,其实,在一旁听着的司徒威却是有些嗤之以鼻的,边关的条件是很差,是辛苦,可,那只是对于普通兵丁百姓而言。
对于冯广义这样的大将,该有的吃喝享乐,是绝对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