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4/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件事的重要性的,自然不会因为赶时间而出现漏洞的,时间,可以多一些,但是,漏洞,却是要尽量的减少,避免。

    不管曾毅是怎么看他王守仁的,可是,既然曾毅费尽心思的让他王守仁成了现在的二品南京兵部尚书。

    这,在王守仁看来,他足以给曾毅卖命了,且,王守仁以前,也曾为自己怀才不遇而无奈,现如今,不正是他展露才华的时候

    若是此时,王守仁还不能展露出他的才华来,那,只能说他并非是怀才不遇而是心天高了。

    是以,在面对曾毅的时候,王守仁虽然年纪曾大不少,可是,内心对曾毅,却是尊敬的很。

    尤其是这事情,是曾毅交代的,且得了皇帝的首肯,若是能成,定然会记入史册的。

    不提这事若是办砸了,在曾毅跟前丢了面子。

    为官的,哪个不好名声

    若是没有皇帝的首肯,做这件事,怕是要想清楚后果。

    甚至,算是有皇帝的首肯,做这件事,也要想清楚后果,改革,是会触动大多官员利益的,到时候,一旦百官发难,皇帝顶不住了,肯定是推他王守仁出去顶罪的。

    这种情况,历史并非是没有的。

    是以,做这种事情需要胆量,而恰恰,王守仁拥有这种胆量,而且,非常他愿意一直浑浑噩噩的当一个主事。

    可,很显然,王守仁不甘心如此,他也想要青史留名,这是每个读书人都想要的事情。

    是以,王守仁在南直隶军备改革,可以说是费劲了心思,力求不出丝毫的纰漏。

    这点,哪怕是没有曾毅的叮嘱,王守仁也是清楚的。

    而且,王守仁只管制定革新的规矩,框架,外在的因素,曾毅已经全都给排除了。

    魏国公府,现如今,已经是表明了态度,肯定是要站在改革这一边的,这点,王守仁不知道曾毅是怎么说服魏国公的。

    魏国公府向来不掺合朝事,这是出了名的。

    而镇守太监,那边,曾毅也去了一趟,只是几句话,镇守太监已经明白了,完全放权,无论王守仁在南京做什么,他都会装作没看到,不知道。

    曾毅已经把南京的局面给够成了最适合革新的了,虽然有压力,可是,算是出现了压力,第一时间顶去的,肯定还是曾毅。

    若是在这种情况下,王守仁还拿不出一套好的方案来,那,王守仁自己,也会觉得有愧了。

    “这件事,暂时,还是要保密的。”

    曾毅想了想,道“等你把方案彻底制定出来以后,去魏国公府,找魏国公商议一番。”

    “然后,确定之后,拿过来,让本官也瞧瞧,是了。”

    曾毅虽然不懂军备这方便的事情,可是,却也能看个大概不是,细节方面,肯定有王守仁制定的。

    而且,有魏国公那个老狐狸在,算是有问题,也肯定会被他看出来的。

    是以,曾毅要做的,仍旧是掌控局面,掌控大势,足够了。

    只要大的方向对了,其他的,一些小的错误,还是可以进行修改的。

    “恩。”

    王守仁点了点头,却也知道,曾毅不掺合这件事,其实,是因为不懂,这世,没有全才。

    曾毅不懂,所以不掺合,只把握大局,这,是贤能。

    这世,有多少的官员,明白这一点,可是,却做不到这一点,真正遇到有利益有名声的事情的时候,总是要插一脚的。

    而曾毅,如此的年纪,能有如此的觉悟,却是让王守仁自愧不如的,他虽然自认为不亚于人。可是,王守仁也是一个很客观的人,自认为,当年,他也如同曾毅这个年纪的时候,绝对没有曾毅这般的心性,更没有曾毅的这般机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