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鞋子递给我。然后抱着我,一言不发。”胤禩想到那时,眼眶微红,“额娘其实很想要个女儿,这是额娘后来跟我说的。她说,若我是个女儿,即便以后出嫁蒙古,也好过儿子。”
“为何?”
“额娘跟我说,她没有显赫的背景,又明白帝王的爱太过飘渺。她并没有过多的奢望成为什么,只是希望她的孩子平安一世。”胤禩说到良贵人,语带哽咽。
瑾萱第一次看到这样的胤禩,紧紧的抱住他,“其实额娘是个很聪明的女人。胤禩,你这样优秀,额娘一定为你高兴极了。”
“傻丫头,也只有你这样会宽慰我。”
康熙三十九年除夕。
胤禩带着瑾萱入了宫。席间,胤禩悉心的帮瑾萱布菜,偶尔低语几句,惹得瑾萱笑意温柔,这让远远看着的良贵人欣慰不已。
几番磕头,几番敬酒之后,大殿内响起了金石之声,歌舞起了。
宫宴上的歌舞看的多了,也就没有了趣味。瑾萱趁着看歌舞的空档,偷偷地打量着宫殿内打扮的争奇斗艳的娘娘们,转了一圈之后,看到了坐在远处角落的良贵人。
今日的良贵人,身着一身胭脂色苏绣月华锦衫,头上发饰简单,夺目的就是一只暗红色的珊瑚扁方。面上淡扫蛾眉,真真称得上是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瑾萱在心中暗暗赞叹,“难怪胤禩的相貌这般的出众,额娘的相貌即便是西施在世也不过如此吧。”
正在瑾萱暗自赞叹的时候,被一位大臣的恭贺之声打断。瑾萱收回目光,看向了眼前跪着的一位身着仙鹤补服的大臣。“臣,王仁迁携小女恭请皇上圣安。恭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康熙的声音浑厚低沉。
“臣叩谢皇上!”
“王仁迁,这是你的小女儿?抬起头来给朕看看。”康熙看到了站在王仁迁身边略带羞怯的女子。
“臣女,王霁雪叩见吾皇。”那女子年方十六,身量纤细,一身华贵的胭脂红云锦上的绣工精巧,一看便知是出自江南苏州绣娘之手。精巧的两把头上坠着一只羽毛金簪,那金簪样式极为精巧,似是那孔雀的尾翼一般,工匠细巧心思的在上面插上了五彩羽毛,走动起来羽毛随风飘逸,别致精巧之余更添风韵。只见那女子,冰肌玉骨,香娇玉嫩秀靥艳比花娇,一双小鹿般的眼中带着些怯意,让人心生怜意。只是,那双眼睛在进殿时便不时的打量着殿内的王公贵族,仿佛是在算计一般。瑾萱猜测这王霁雪大概是第一次来到这样的场合,声音中还带着些颤音。
“唔倒是生的一幅好相貌!王仁迁,好福气啊!”康熙爽朗的笑声,让殿内的气氛轻松了不少。“可有了人家?”
“还未有人家。”这王仁迁乃是从四品翰林院侍读学士,汉军镶白旗人。因为平日里甚少见到皇帝,一直又未有所升迁,只能借着这一年一次的觐见寻些机会。至于机会么,自然是在他这个相貌颇佳的女儿身上了,若是能得到皇上垂青,那便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这样漂亮的女儿,还未有人家”康熙的声音中略带思索,眼睛不停的扫视着下面的人群之后略顿了顿,“朕放心上了!”
“臣,多谢皇上!臣告退了。”听到这样的金口玉言,王仁迁自然是心满意足的带着女儿出了大殿。
“爷,你看那姑娘,好生漂亮。”瑾萱看着这一幕,好奇的凑到胤禩跟前说起了悄悄话。
胤禩藐了一眼那王霁雪,语带不屑,“漂亮么?爷倒不觉得。她穿的这样招眼,不过是想来攀高枝儿的。”
“她不是汉人么,也攀不上什么高枝儿啊?”瑾萱有点奇怪。
胤禩耐心解释着,“这王仁迁是汉军旗的,虽不是满人,但也属于旗人了。是可以婚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