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年三十这天,兄妹二人跟着妈妈去打年糕,回来后,兄弟姐妹几个,早早就洗澡换上新衣服。姐姐们就把脏衣服拿到河边去洗,明天是不能洗衣服的。这是村里的习俗,初一是不能打扫c洗晒,也不能煮新饭的。所以都在年三十把事情都做完,饭菜也要准备两天的量。

    供奉祖先后,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上了年夜饭。他们家可没有什么食不言的餐桌礼仪。按妈妈的说法,餐桌上说些快乐的事,可以快乐的用餐,有什么不好呢?先说明:谁要笑,请转脸到后面去,以免不小心会喷饭菜到桌上!所以他们家吃饭的时候一直都是很热闹,欢声笑语不断从餐桌上传来

    在饭后,会在家里摆上一张干净的桌子,姐姐们便开始打米饼,打米饼需要糯米粉和粘米粉按比例混合,添上适当的煮好的白糖浆或是直接添上水,搅拌均匀踹成团,把踹过的米粉团放一层到饼印再添上芝麻或花生仁的馅,再放上一层米粉团,把小印盖盖上,用锤子捶两下印盖,把米粉团打结实,倒出来,就得到一个成型的米饼,把那些成形的米饼放到锅里蒸熟,就可以吃了。

    妈妈则把油锅端到火堆的炉架上,准备做油炸点心,这么都是用糯米粉搅拌踹成团,再或拧或捏成自己喜欢的形状,然后用油炸。她和哥哥比较小,就用米团捏成各种动物形状,大人们就做的比较简单,直接拧成花的形状,然后放到油锅里边,炸得黄橙橙的就捞起来沥干油,香香脆脆的,是孩子们最喜欢的零食。

    大年初一,她还在睡梦中,就被哥哥拉起来洗漱,外面早有几个小伙伴在等着她了。兄妹二人跟大家一起结伴一家一户的给大人们拜年拿红包。那时候不管认识不认识的,只要你去他们家给他拜年,都会拿到红包的。里边的钱虽然不多,也是让人很开心的。所以在还是孩童时期,总是盼着过年。

    拿了红包后,就散开各自回家吃饭,再约好集合的地点,就等吃饭后一起去晒谷场看初一几个村寨组织的比赛。

    大年初一会有各村寨组织的龙狮队抢花炮大赛,是有奖金可以拿的。胜利的那队可是为他们村争荣誉的,回到村里还能拿一份奖励。

    孩子们就喜欢看热闹,抢花炮不仅敲锣打鼓,鞭炮‘噼啪c噼啪’的响个不停,那些龙狮舞起来抢花炮却并不混乱,没有什么明抢暗箭的,大家都是靠实力去抢,抢到最多的花炮那队便是第一名。以此类推。

    抢花炮结束后,龙狮队会敲锣打鼓的去给各家各户拜年,去到哪家,哪家的主人都会找一根最长的竹竿把红包放在最顶端系好,然后挂上鞭炮,鞭炮一点燃,舞狮舞龙两队就开始在鞭炮中抢红包,哪家的红包大,他们会在哪家多表演一段,表示这家来年过得更红红火火。

    那时候,哥哥是最喜欢去点鞭炮,妈妈一般都会抱着乐乐和姐姐们在一边看,爸爸则高举竹竿,不让那龙狮那么快就拿到红包。旁边还会有村民跟着助兴,很是热闹。

    初二会在晒谷场有对歌比赛,要评山歌王的。孩子们听不懂他们唱什么,自然都不怎么感兴趣。还有十里八村组织的篮球队在篮球场比赛,孩童们也不过是凑几分钟热闹而已。

    作为孩子,最感兴趣的还是外地来的那些个耍杂的民间艺人,他们也会在晒谷场表演,跟后来在电视上看到也差不远。有耍猴的c有走钢丝的c有耍大刀的c也有唱个小曲的。大过年的,他们走村串演也不容易,加上过年过节的,大人们看得欢喜了,有钱的会给些赏钱,小孩子手里有了红包也是大方的给一些的。

    还有让孩子们高兴的是,过年的时候,会有很多小零嘴卖,孩子们自己也有几个拜年得的红包钱,可以买些他们喜欢的零嘴来解解馋。尽情的花了,大人也是不会管的。

    也有懂事的,知道家里穷的孩子会守着红包钱不花的。她家三姐例外,三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