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塞尔认为,你的阶级地位越高,车速就应该越慢。那些开快车的人不是想给坐在身旁的女孩留下上层贫民家的中学生的印象就是赛车电影看多了的富有浪漫情怀c喜欢刺激的忧心忡忡的中产阶级。如果你要做上等人,就得开得慢c开得稳,悄无声息地沿着路中央行驶。
财富c权力是成功的硬指标,但是有钱了c有权力了,并不意味着你已经进入上流社会,也不表明你已经具备了与你的财富和权力相当的身价,此时,你只是被财富和权力标注的一个人物,一旦失去了这些外在之物,你便再次被打回原形,成为当初那个一文不名的小人物。而如果想使自己始终拥有高身价,便要提高自己的品位,像个上流社会人物一样吃喝玩乐,这样你才会长期地居于社会等级的较高端。
品位等同于社会等级
从海外归来的刘总在某银行身居要职。刘总最大的爱好就是阅读c听歌剧和打高尔夫,通过这三种活动,能够让自己陶冶情操c培养情调并减缓工作压力。而他的下属,海滨某城市的分行长贾总是个大腹便便c油头肥脑的中年男子,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打麻将c去歌舞厅,有时彻夜泡在ktv包房里,他认为这样才叫休闲,才叫享受。
2005年,为了调查地方银行的业绩情况,刘总对个别省市银行进行了专访调查。为了拉近与刘总的距离,获得刘总的好感,贾总绞尽脑汁地想办法取悦刘总。
一天晚上,贾总为刘总安排了麻将聚会,刘总以不会为借口推辞了。当贾总打探到刘总喜欢音乐后,又安排刘总去市里最豪华的歌舞厅,叫了两名美貌小姐陪伴。刘总到了ktv包房,看到如花的小姐后,马上明白了其中的奥妙,又以头疼为借口离去。
沮丧的贾总非常不明白,就问刘总的助理:“他这个人懂不懂生活?有没有情调呀?”
刘总的助理认为:区别刘总和贾总的不仅仅是他们的官衔,更重要的是他们对生活方式c个人素养以及对品味的选择。
我们采用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如何选择和设计生活的内容反映了我们生活的品位,而生活的品位与格调是考察人的社会地位和成功人生的一个均衡有效的标志。
保罗·福塞尔在《格调》中表述了这样一个观点:有钱并不一定使你的社会地位提高(这里并非在说经济地位,而是社会地位),因为这世界上总是有人不在乎你的钱财。但有生活格调和品位却必然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和欣赏,因为提高了你的社会等级。
在某郊区毗邻而住着两户人家。一位是一家出版社的雇员,属于白领。另一位先生是汽车修理厂的机修工,典型的蓝领。他们的收入不相上下,但是生活差别就很大了。
白先生的房子是一座破烂的旧屋,通过自己动手,重新装修了一番;蓝先生购置了一座干净漂亮的牧场小屋。白夫人去城里的店铺买她和家人的衣物;蓝夫人就在当地的商店,或者是家附近的购物中心采购,而且觉得非常方便。白先生一家饮酒,很开放,常常全家人在院子里喝,小孩子坐在身边玩耍;蓝先生也饮酒,但是常常自己偷偷摸摸的喝,通常是在星期六,窗帘紧闭后,自斟自饮。白先生一家总是控制自己的音量,以免影响他人;蓝先生夫妇冲着对方大喊大叫,声音能穿过每一个房间,甚至传遍每一个角落,他们自己却没有意识到有任何的不妥之处。白先生家的起居室里的书架上堆的着满满的书;而蓝先生家里是一本书都难以见到。
总起来说,这两个家庭收入相当,但是却毫无相似之处。他们的差别就在于品位的高低。一个人的品位决定了你是什么样的人,属于什么阶层,决定了你的社会地位和个人形象。
究竟何为品位?
品位是一种选择。无论是挑选一件衣服的品牌,还是选择一本书张唱片;无论是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