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么会出现月曜效应呢?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c当休息日来临时,人们常会利用这段时间从事了很多悠闲轻松的活动,比如与朋友通宵达旦地聚会c进行短期旅游c彻夜投身电脑游戏等。当周一开始工作时,人们便需要从悠闲状态转换为紧张状态,然而人在重新开始工作或学习时,往往存在一个预热期或启动期,这便导致人们一时之间难以适应,无法实现状态的成功转换。

    2c根据yerked一dn法则,唤醒与操作之间呈倒u型关系,也就是说过高的唤醒水平与过低的唤醒水平都不利于人们开展工作。一般而言,每当星期一时,人们大多会接到较多的工作任务,这便要求人们需要具备较高的唤醒水平,然而事实上,人们主观上并没有达到这一标准,以致产生月曜效应。

    3c虽然名为“休息日”,但是人们并没有真正地让自己休息下来,反而从事了很多耗费体力与精力的活动,导致周一的工作细胞受到了抑制,出现了精神不振的状态。

    个人空间:为什么人们乘电梯时常爱向上看

    有一天,一个妈妈带着一个不到10岁的小女孩和往常一样乘电梯。乘电梯的人很多,妈妈仰头看着显示的楼层数,突然小女孩问道:“妈妈,为什么乘电梯的时候人们都会仰着头往上看呢?”

    电梯里的人听到了以后,四周看了一下,发现别人果然和自己一样,也都仰着头看着显示的楼层数。难道显示的楼层数有什么神奇的魔力吗?还是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心理效应在背后起作用呢?

    不只在电梯里面,在地铁里,经常可以看到乘客们选择座位的情景。这时,如果这是一节较空的地铁车厢,有很多座位可以选择,不难发现以下规则:最先上车的人会坐在长椅的两端,随后上车的人会选择中间的座位,接下来的人会坐在前两者之间的座位上。而且,当所有的人都坐好后,乘客之间的间隔是等距离的。这种现象表明,我们总是在尽可能地避免与他人的接触。

    我们在自己的身体周围,划分了一个无形的领域,以此来确保自己的私人领域。这个领域就是“个人空间”,人们借此来保持彼此的距离。而且这个领域会随着人的移动放大或者缩小。当这个领域被固定下来时(比如自己的房间等),就形成了“地盘”。我们不会侵入别人的地盘,而且总是维护着先到先得的优先权。

    当个人空间或地盘被侵犯时,我们就会产生压力,并会想方设法采取行动消除这种压力。逃避—退避行为就是其中之一,如果地盘受到侵犯,我们一般会躲到个人空间里。比如,我们在拥挤不堪c不能保证个人空间的情况下,也会尽量不和他人发生接触——在拥挤的电梯里,不看他人,而是看显示的楼层数。在这种逃避行为中,我们把他人当做无生命的物体,借此来缓解压力。但有时我们在个人空间被侵犯c无法躲避时,会转为攻击——拥挤车厢内发生的乘客吵架事件就是其中之一。

    同样的道理,我们在乘电梯时往上看的行为与我们的“个人空间”也有着很大的关系。一旦有人闯入我们的个人空间,我们就会感觉不舒服c不自在。

    个人空间的大小因人而异,但大体上是前后06~15米,左右1米左右。据调查数据显示,女性的个人空间比男性的大,具有攻击性格的人的个人空间更大。在拥挤的地铁中我们会感觉不自在,就是因为有人进入了自己的个人空间。

    电梯是一个非常狭小的空间。在电梯中,人与人的个人空间出现了交集,也就是说互相感觉到对方进入了自己的个人空间,所以会感到不舒服,都想尽早离开电梯这个狭窄的空间,向上看正是想尽快“逃离”这个狭小空间的心理的表现。

    此外,盯着显示楼层的数字看,不只是为了确认是否到了自己要去的楼层。当我们急于离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