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其中。

    而此时,刚刚还是空荡荡的桌子瞬间挤满了人,一时间气氛也是火热起来。

    “好了别都看着了,吃吧。”

    韦挺的话音还没落下,那些汉子便风卷残云一般看开始狂吃,毕竟这样的酒宴他们恐怕一年也吃不上一次。

    席间气氛不错,韦挺的亲民让那些粗壮的汉子都是放下了结缔,在酒精的作用下有的甚至与韦挺攀上了亲家,硬是要把自己家的女儿嫁给韦挺的儿子,哪怕是妾侍也好。

    杨萧对这些自然不感兴趣,如今的他只想好好的吃一餐饭,即便这李嫂的手艺并不怎么样,本来杨萧还以为这餐饭会非常清淡,毕竟自己把盐都给倒了,而唐代的盐却非常的珍贵,一时之间这孙嫂怕是也弄不到那么多盐。

    不过当吃了之后发现咸淡还可以,看来这孙嫂还是有存货的。

    然而除了杨萧以外,还有一个人同他一样,只把精力用在这餐饭上,那就是他身边的李柔,这家伙算是盯上杨萧了,就连吃饭时都是气势汹汹的,时不时的还与杨萧抢同一道菜。

    惹不起杨萧还躲不起吗,一口菜已而,让给她就完了,孔夫子的千古名言他可时刻都挂在心间,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要知道惹怒一个女人可是及其可怕的事情。

    就在这时,最后一道菜来了,不,应该说是主食,那就是孙家食铺的招牌“孙家冷淘”。

    只见李嫂捧着一只黑陶碗从后厨走了出来,杨萧看那黑陶碗与之前他吃的略微有些不同,他注意到这只黑陶碗的外侧似乎挂着一层白霜,应该是冷冻后的效果。

    李嫂走过了将黑陶碗放在了韦挺的面前,然后小心的道。

    “韦大人,这就是我们孙家食铺最有名的孙家冷淘,您尝尝。”

    韦挺望着冒寒气的黑陶碗,又看向了李嫂,问道。

    “你就是孙嫂?我听说”

    李嫂连忙摇头。

    “不是不是,孙嫂在里面收拾后厨呢,她怕耽误了冷淘最好的进食时间,才让我先将冷淘端出来的。”

    韦挺点了点头还没有说话,他身边的李柔倒是不屑一笑。

    “这哑巴架子还真大,我叔父来了这么久,连个面都不露,她还真当自己是名厨了吗?”

    “柔儿。”

    韦挺大声呵斥了一番,然后将目光移向了那碗冷淘。

    今天的这碗冷淘与杨萧他们之前吃的有很大不同,除了温度更低之外,首先“面”的用料就发生了变化。

    我们家中常吃的白面,就是小麦,如果说这小麦的起源,最早的记载估计要追溯到远古,因为在《皇帝内经》中就有记载,并夸赞小麦为五谷之首。

    小麦的起源地在新疆孔雀河附近,也就是古楼兰,虽然传入我国较早,但因为土质和种植方式等差异,在古代小麦的产量并不是很大。

    所在在大唐作面条,一般还是会采用白面加黄米面,而杨萧之前吃冷淘时口中的那种杂质,多半便是那黄米面。

    可今天这碗冷淘一眼望去便可知道,绝对是百分之百的白面,即便杨萧距离很远也是可以看到那面的劲道很强,吃到口中应该会很弹。

    而除了面的变化之外,配菜也是有所改变,其中配拌野菜变成了唐代价格非常昂贵的藕片和银耳,其中还加入了一些肉末,又搭配了一些装饰的雕花,瞬间让这样一碗“过水面条”变得“高大上”了起来。

    韦挺本就是一个对食物特别钟爱的人,见到这样一碗冷淘自然食欲大振,操起手中的竹筷便要去吃,但手却被身边的李柔拉住了。

    韦挺笑着看了看李柔,似乎说了些什么,之后才是“吸溜c吸溜”的吃了起来,只是几分钟的时间,那黑陶碗便见底了。

    “嗯,这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