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戏谑,李春心中释放了。商若兰则攒了一肚子的心思,久久难平:她方才明明已露出了自己见过赵无忧,可丈夫故意和自己打马虎眼,难道

    “哈,你们看,赵将军府!”李春兴奋地道。余者皆精神抖擞,唯独双人乘坐的白马身上,商若兰眼波闪动,不能平静

    杜千秋亲自下马,对商若兰说一声:“我去敲门!”便跳下马身,径直走到赵府门前,“当当当”三下,府门打开,一名家仆走了出来,问道:“干什么的?”杜千秋忙道:“我们是赵将军的故交,经年不见,特来拜会!”说着一拱手,那家仆上下打量了他一下,见他一表人才,倒也有三分喜欢,略一迟疑,说道:“赵将军现有在府中,他近来事务繁忙,回来后便是倒头就睡。”杜千秋有些失望,脸上倒没有露出来,微笑道:“那么他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今晚应该回来,就请诸位进府来先歇歇脚。耐心静候。将军曾吩咐,但有故人造访,皆不可怠慢了。”家仆边将他们向里面让,边说道。各人马匹已被几名家丁牵往草料房喂草去了。杜千秋心下稍慰,手扶娇妻,和自己的一帮人随着家仆走进了将军府。

    一行人边走边四下张望院中景致,啧啧声不绝——这显然是极得宠爱的的功臣之宅院:从整体设计,到一草一木,从屋宇建造,到这亭台水榭,哪一处都不是普通工匠所能成的。李春张大了嘴巴。杜千秋则陷入了回忆:自童年时曾来过这里,这一别十数载,没想到,这里竟无甚大变化,只是颜色稍稍显些岁月。商若兰默不作声,只被丈夫牵着向里走去。

    仆人边走边向大家介绍这里的家常习惯。很快,进了大厅。门帘掀处,一副大型工笔展现眼前——画的是太祖当年陈桥兵变时的情景,画中的太祖黄袍披身,正在加封大功之臣。侧旁的几行蝇头小楷写道:太祖开疆辟土,统一九州,结束纷争割剧,建立百年基业,来之不易。赵氏一族誓承祖德,安帮兴国,造福百姓,永不灭此志。——太祖侄赵襄。原来,赵无忧是皇亲国戚。杜千秋知道赵氏一门满门忠烈,个个是能征善战的勇将,这在他父亲的嘴边是时常提起的,只是从不知他们的家世背景。这一刻,他低头不语,心道:谁说宝贵皆紈绔?那不过是心无大志的贵胄找给自己享乐的理由罢了,同时也对自己过去的自甘堕落惭愧不已他越想越多,竟然顾不上身旁的妻子了。

    而商若兰此刻已魂不守舍,胸海中尽是葡萄架下c沙滩之上,还有那间自己守护了几日几夜的小屋子她的脸上沁出了微笑。其余众人也各有所思,只是都十分恭谨,默不作声。倒是仆人端上热茶时,打破了这无声的氛围。

    却说“六色之光”与“可怜虫”他们如今也到了张顺府上,一番自我介绍之后,门人将他们请进候客厅,告诉他们师叔可能晚些回来,他们便在候客厅中耐心等候。自从张顺入朝为官,与玉女门的交往便少了许多。

    时间过得好快,不知不觉中夜幕已降临,大家的心情不免有些焦急。“可怜虫”仍是紧紧攥着那封信笺;“六色之光”不由得向屋外张望;只有“龙卷风”仍是无所事事,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

    就在大家各得其所的时候,外面一个男中音响起:“贤侄别来无恙啊!”“六色之光”立时喜道:“师叔回来了!”从坐椅上“腾”的一下起来,便要向门外去,谁知,张顺已踏进屋来。

    “你师父可好?”张顺道。

    “她老人家身体倒还硬朗,只是时常记挂着您,不知您在京城可好?”红衣女郎答道。

    “还算可以,只是事务繁忙了些。你们一路上辛苦了,咱们先吃饭吧!”张顺道。

    “哦,师叔,师父专程让我们送信给您”红衣女郎忙道。

    “哦?”师叔奇道。

    “喏,这便是她老人家的亲笔信。”红衣女郎从贴身衣袋中取出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