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不晚,蒋敏前脚刚进家,后脚她也带着丈夫和孩子就到了。一群人围着两位老人说话聊天,场面很是温馨。
“哟,老弟啊,这鱼是你做的啊?哥哥我可是好久没吃到你做的鱼了!”蒋文军身上还穿着警服,想来也是刚下班就赶过来的。
“去你的!你这当哥的,也不说早点回来帮个忙,搭个手!”
“有你这个大厨,我能帮上什么忙啊!”
吃饭的时候,还是老习惯,大人们陪着两位老人坐一桌,五个孩子另外坐一桌,没办法,人多,计划生育之前,每家有个三两个孩子都很正常。
“姑父,我听说河西不少人在做家纺生意,赚了不少钱吧?”河西镇的位置比较特殊,是紫琅县和通城市的交界地带,最近几年,通城的家纺业发展迅猛,河西镇不少人买了两部机器,从通城的工厂里接了生意,在自己家里干。
“小军是从哪听说的啊?做这个的是不少,不过赚钱也只是刚好糊口而已!”蒋佩云那口子是河西镇的。
“既然帮人家做赚不到打头,那河西镇为什么不成立一家家纺公司,去沪江接生意做呢?”蒋文轩把红烧鱼盛上桌,接口说道。
“老书记倒是有个这么一个意思,不过镇长怕事,没同意,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姑父江平显然对河西镇镇长没什么好感。
“怕事?这是好事啊!河西镇地方不小,但是能用来种的不多,好好引导一下,说不定就能靠这个让河西人富起来!”当时初审河西镇的年中规划报告,蒋文轩也发现写的太中规中矩了。
“小文说的是啊!河西不像这,地少,人又多,不想想其他的出路,还真富不起来啊!有机会我得找老书记好好说道说道!”江平是河西镇下属的东平村的村支书,也算是体制中人。
“好了,一家人聚在一起,就不要说这些了,大家吃饭,准备那么菜,要是今晚吃不完,我们两个可解决不掉!”蒋成俊招呼道。
“好,爷爷你放心,那么多人,一定吃的光的!来,孙子敬您一杯!”蒋成俊喜欢喝两口,不过平时喝的大部分是镇上几个老兄弟自己酿的米酒。
“小文这酒量随我啊!从小就能喝!”
家里除开蒋文轩和蒋文军能陪着老爷子喝两口,其他人酒量都不怎么行,两兄弟陪着老爷子喝着酒,时不时的和一桌上的几个弟弟妹妹聊着天。
“哥,你穿着这身警服可真威风啊!我以后也要当警察,为民除害!”小姑家的小堂弟江一耀一进屋就盯着自己大堂哥一身警服看个不停,小家伙现在才上初一,不过当警察的愿望倒是从小就有的。
“呵呵,别着把五四在身上,那才叫威风呢!”蒋文军摸了摸腰间,“好好上学,考到警校,以后就能当警察,捉坏蛋了!”
蒋昊端起自己的酒杯,微微的抿了一口,对着蒋文军说道:“小军啊!最近工作怎么样啊!有没有负责什么案子啊?”
“刚分配到刑警队,老资格的队员一大堆,我哪有资格负责什么案子啊!跟着师傅,跑跑腿而已!”
“跟着你师傅好好学,你师傅也是老刑警了,你要学的东西多着呢!”看到蒋文军一脸急不可耐,想要自己负责案子的样子,蒋文轩的大伯蒋敏粗着嗓门说道。
“知道了,我又没说不学!”
一家子十几口人,一起吃着饭,聊着天,这样的气氛比起在外面酒店要好的多,不知觉,一顿饭也吃完了,两位老人刚准备动手整理,就被拦住了,最后几个小辈的陪着两位老人聊天,几位大人则是各自分工,整理东西。
蒋敏和蒋佩云家都在蒋家村,回家很方便,蒋昊一家四口还要回县城,是走的最早的,蒋昊和蒋文轩骑着两辆自行车,赵晴和蒋玉坐在后座上,蒋家村是紫琅县的县郊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