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章冲出末路乡村

    第38节第三十八章秋收

    庄稼的叶子,颜色步子是固定哩。淹住脚面,黄中发绿;尺把高,是绿中发黄;小腿样,绿中发绿;齐肩平,绿里透黑;玉米缨缨五颜六色打扮时候,绿中发黑,黑里透黄,黄梢带焦。日子闷热中再过十天半月,玉米裤由青莹莹到发暗黄带白焦沧桑的日子,土地爷支撑不住了,朝上扛着这么长的胡子,累的脸色苍暗,就该动手收玉米哩。

    刘学林心算了下,据他去焦作路上看到的,麦收受蝗虫害粮不多,秋季不大旱,是中等偏上年份。对有地人家威胁最厉害的,还是土匪,能把你老底兜个底朝天。几年不收一颗粮,动不了他们筋骨,而土匪闹到他们头上,轻了,赔些浮粮浮财;重了,可就倾家荡产出人命哩,这可了不得!

    这次,刘学林还得早收早藏。谷子,土匪一般不抢,先收玉米。穗先掰掉,棵还杵着,远处看,不显眼。车拉人扛,一天半功夫,五亩多玉米地,收干净了。婆子们在家湿着剥玉米籽,能晒就晒,不能晒,晚上锅里炒干。十几个男人,刘武停了私塾来干,临时帮忙的有七八个,一人一把剪刀,抓紧收谷子,剪掉谷穗摊晾,石磙碾一遍,翻晒一茬,连收带碾,谷子粒晒干收干藏干,四亩七分地用了两天半。到大家都上场收割时候,刘学林家歇息了一天,才用锄头挖玉米杆,慢慢地干。

    有人开玩笑,“你才几亩地,就慌张。人家刘老万七八百亩地,还不得从年前开始忙?”

    说笑是说笑,今年土匪学精了。像司马农这样大村,入口处,都有两个土匪把着,十抽二。十穗玉米,他拿走两穗;谷子,一扁担,他分走二分。这一招,村里人,家家不满,尤其那些小门小户,比大清收的都狠辣,这才收哩,后边呢?

    可谁出头和人家斗?别看只有两个把寨门!忍气吞声,交吧。寨外还有土匪游荡,好歹有命,有粮吧。交,交车拉担挑肩扛手提,连小孩蹦蹦跳跳骑着的玉米杆上挂着穗,也要掰一半哩!

    有人告发,刘学林家庄稼先收了,咋不收他家的哩?土匪派人,赶车上门。刘学林诉穷,你看,麦子没收啥,孩子闹吃哩。地不打粮食,玉米穗小,也没几个土匪不信,自己察看,见墙上挂的玉米辫子,棒又短籽粒又小不饱满,地上堆的,还不如墙上挂的。谷子院里也成堆,就是那穗看着,也膈应人,连土匪看了,恨不得把自己抢来的粮食搬运些给他。再看看孩子,大的不大,小的还在哥怀里,脸色肮里肮脏,衣服破破烂烂,灶房上,锅里放着的不知是啥,闻着前年的饭菜差点就呕吐出来,幸亏跑的比兔子快。

    土匪空车走了,告发的人也傻了——刘学林家是土匪亲戚,没听说他家谁当土匪哩?

    这是刘学林行的暗度陈仓计。人力不够用,玉米穗运回家,捡大的先脱裤脱籽,晾晒,收藏,小的随便堆着,谷子也是如此做法。这样,瞒过邻舍,骗过土匪,都以为刘学林家,虽然勤恳,虽然庄稼长得比自己家强,论收成,真不咋的!村里有点文墨人编排,刘学林家种地——白撅屁股哩。

    像刘老万c魏老头这等人家,可不这样想,以后,得向刘学林家学着点,死要面子活受罪,麻袋片披着——可过不了冬!过日子,是过自己哩。

    土匪前后在村里乱了十来天。有的人家把玉米藏在玉米杆堆里,被看见的人随后拉走了;有的人家,大穗埋土里,小的拉回家,蟋蟀之类虫糟蹋了;有的人家想运到亲戚家先存着,结果要不回来反目成仇了种种应付土匪的做法,都想绝了,做绝了,最后,受伤害的,还是自己。真是,刀拿在谁手,刀锋向着谁哩!

    玉米杆没了,麦子还得种,不管最后收成在哪?是谁?地里人比平时多了好多,像活着的玉米杆,这儿一棵,那儿一棵,忙碌得腰弓成虾米;又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