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可就惨咯,几十个人轮流使用,铁做的环,还能磨透,不要说个娘们了。回来奄奄,三四年才将养活个命。顾家也伤筋动骨,浮财损失不少。这是后话。
两起事,给从来温良恭俭让淳朴的村带来巨大冲击;接连村庄发生的惨事,乡亲们固有的民风,发生了剧烈变化。
先是大户人家开始卖地,开头还三两五两抬钱,后来卖地的家户多了,一两,哪怕一石粮食也可以,再后来,不给钱也让你免费种,再后来,地契平白给你,只怕自己名下地亩多名声在外
开始,有的家户高兴,挑三拣四,要了几亩,再后来,这些想地的家户,也担心起来,自己能买地,肯定家里有银子,要是名气传出去
一下子,地,晾到那儿,谁也不敢要地,地契,街上漂浮着几十张,飘谁家,谁赶紧丢出去
地不愿意要,买卖呢?商铺心眼也多起来。谁有钱,那还不是打劫谁?大商铺想改换成小店,小商铺想换货买便宜
村里各式人家,都忙着打自己的算盘,从衣服上看,穷人一下子增多了。
刘学林还是老样子,天热,只穿条半截裤子,村里男人多数都是;天冷,对襟破棉袄,里面啥也不套,光板,风一来,透心凉。现在,过了秋,冬天差几步,就披着件破夹袄,里边对襟小褂,露着几个窟窿——免得叫人怀疑藏有银子。
添了第四个孩子,牛膝扦完了,正晒着,也不敢挂在屋檐下,随便散放院地,娘们也好翻晒。地黄正用龙黄轮流薰蒸,完了好卖。
这不刘学林在家闲看会书,春秋战国列国志,快顺完——六成字认识,二成猜个不离十,二成字可能认识他,他则瞪眼瞎。按照四老舅吩咐,连猜带蒙,这列国志意思大致能顺下来。抽空给四老舅讲讲,四老舅再给他明白意思,有时,说说村里事,哪些和书上对应,哪些合乎仁义,哪些人神不屑,刘学林的脑壳里,多多少少比以前明亮些。自己力量单薄,能把家过成现在样子,算是给大社会铸基石哩。不管将来社会走到哪一步,仁义的小民,总是离不开。
所以,刘学林以前觉得自己活得下作,整天光知道自家事,小心谨慎像个土蜂,恐怕风雨淋到自个头上,连李大头让自己出头露面也胆怯退让。从列国志里,他看到很多诸侯国,兴兴亡亡,好像都是别人c别国引起的,其实都是自己谋虑长短c为人贪野等惹祸的。他很佩服越国的事,和现在村里情形差不离。世道不明朗,强出头,小处说不是自己身死,就是家亡;大处说,亲戚跟着遭殃受累。
现在家里事是急事,他脱不开身去外地察看,他要去街上转一转,看看村里势头。这些小商小贩,也算得上眼观六路c耳听八方,虾有虾路,鳖有鳖道,可不能小看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列国里好多事,离开了他们,只怕还不成事哩。
街上店面,还是那几家,只不过,有的破败了些。走了一趟,没看见啥,街上行人很少,买东西,几乎没有。几个认识的店家打招呼,随随意意,见他没停下意思,也就懒的再张罗。
再踅摸一趟,渐看出来丝丝痕迹。店面越是破旧,生意那是越火,只不过明面上生意少了,店后面,隐隐约约有人匆匆来往。转到背街,果然这些店后门,有人提着东西藏藏掖掖出入;路面脚印,也多些。刘学林笑了,自己背后做事,聪明的人不比自己差,人家隐藏的比自己还要高明。看来,世道还是要吃的为主,活着,打打杀杀只是一晃眼的事。刘学林决定,尽量花少点钱,把地换一换,顺风扯旗,名正言顺。等局势稳定了,再找这个庙,烧香钱那是不止一倍。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