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冲出末路乡村
第6节第六章劳力
尽管想减少村邻注意,刘学林还是忍不住买了两块地拢共七亩。(http;燃文书库一是两地块挨着六亩地,中间只隔着十来步,干活来回省事;二是便宜,两家或者赌钱赌光家财,不得不变卖还账;或者是吸大烟吸净能卖的东西。别人不愿买,一时两家不凑手,只好央求刘家无论如何,看在街坊面子上买下来。刘学林挨不过情面,买了。后来他叔说,以后买地,不要贪图多,要看地块好。一亩好地,能顶三亩孬地,还不惹人眼红。所以也暗自得意,心里不住祷告苍天眷顾。
但是接着问题也来了,好地十三亩,孬点地十二亩,种不过来呀!怎么办?刘学林挠头了好几天。像地多家户,雇长工,往往和家主合不来,闹别扭时候多,还得好吃好喝,比对祖宗还客气,自己怕是伺候不了。雇短工,忙时不好雇,价格高,干活胡七胡八,还不够生气哩。长工不行短工不中,咋办?思量来思量去,猛然,他醒悟了:邹家春临时接济,又行善,又靠住个劳力,干活来,不干活去,不管饭,全凭双方讲个“你仁我义”,也不用别扭。中,他一拍大腿,这样行。反正春冬天,自己有的是粮食,比放高利贷还强。不过,也得选对人家。邹家春这事就不很合算,人也偷奸耍滑,要找,得找能下死力气,做活细巧的人。
从此,他就留心察看,谁细法,谁实在,谁家粮食不够用,谁家婆娘过日子邋里邋遢缺粮的,天黑人少时,背十斤半斗地踅摸进家,悄悄送去。人家再三感恩,磕头作揖,自己也顺便把话说清楚。就这样,临近年关,和来年春荒时,他给三家送了粮食,三升两斗,绝不量多,显出富裕。其余家户,有没有吃的,他不关心,上门讨要,拿出事先备好的菜馍馍,犹犹豫豫,最后只给一个。人家看他们家吃的也是这,不好意思多要,他也不想张扬。这是后话。
劳力问题解决了,种完秋,一般是闲暇时候,有一个半月。往年是在地里收拾,瞎耽误日子。今年他盘算好了,得添个大牲口,骡啊马呀。不能自家独买,他和刘少堂c柳大宽合议了几次,决定三家各出一份钱,共同买头骡或马,主要是骡,喂养省事,也不下驹,不耽误使用。随后,三家男人上集市找着信任的经纪客,谈好骡马要求,商议最高价钱,等了一天多,就给牵来了。
四尺五高,丈七长,棕黑色,可能经纪客打扮的事,上上下下前前后后,明晃晃着油光,浑身的每个部分都搭配得那么得当,每块肌肉都显示出力量,让人一看就觉得那么柔和,那么健美。咴儿咴儿扬长脖子喊两声,雄壮响亮,把附近几家大人小孩都给招出来看稀奇。
“哎,看踩着!”柳大宽有点胆小,看见孩子朝前围拢,赶紧摆手。大家七嘴八舌,你说这好,他说那强,热热闹闹。
李大头打远处走来,看见前边围堆人。问徐二,“咋哩?”
徐二望望,“有骡在刘少堂家门口”
“算了,别看了。”李大头觉得心里有点酸味。这一年多没有收税,家里额外进项自然也没了,日子好像少了滋润,以前村里谁见,有头脸的赶紧过来问安;没脸面的,赶紧低头走过去。现在可好了,随便谁都能买牛买马了?“嗨!”心里不耐烦,恶声恶气地说,“绕过去!”
徐二奇怪:李少爷这一向心情很好,怎地突然变了?赶紧对马夫说,“转向,朝庙前街走!”
三家各试用一天,觉得没有毛病,就付了款。
三家中,刘少堂家地稍多,三十二亩八厘;刘学林最少,二十五亩三厘。但三方议定,农忙时各家一天一轮换;闲时,谁用谁养活。在谁家有病,谁看。谁不用心照料,另两家有理,第三家无偿退出。三家日子都过得去,又都是实实在在的庄稼人,所以后来合作中,都没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