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瞧见允礼喜气洋洋的出来,心内猜中了几分,见允礼躬身行礼,也不再避让,笑道,“你明日听了圣训,有机会再来这里喝酒,玉儿亲自采的合欢花浸了酒,最是补身子。前儿又不知道哪里找了什么上古偏方,泡了几坛子酒,日日看着我喝,真是没办法。”允礼笑道,“这是玉儿的孝心,师傅自当高兴才是,别人家羡慕还羡慕不来呢。”林如海越发的笑开了道,“你早些回去吧,明儿还要早起进宫。”允礼点头,随即又行礼告辞,见林如海坦然受礼,心里更踏实了几分。
林如海对允礼是十分满意的,身为皇子,无皇家骄躁,无富贵恶习,无纨绔之举,并彬彬有礼,斯文儒雅,颇有几分自己当年的影子,自然心里先取中了。虽说弘历论才论貌皆不低于允礼,但从雍正素日的言行举止来看,弘历将来必登大宝,林如海是无论如何也不舍得自己的宝贝女儿黛玉将来入宫与那一众脂粉争奇斗艳惑君心,染了凡尘的,是以心里也只能对弘历愧疚了。原怕黛玉的心思自己不懂,但观今日允礼满脸喜色,自然黛玉是给了准信的,林如海心里的大石头也放了下来,总算能对贾敏有个交代了。
忽而又想起弘历对黛玉的深情连雍正都无可奈何,倘若这位小爷左了性子,雍正只怕也不会遵守黛玉自择婚姻的承诺吧,况且允礼和黛玉若成亲,二人皆得罪了这将来的皇帝,天家是不讲骨肉亲情的,只怕允礼和黛玉将来的路不一定好走。心思已定,只想着过两日再探探雍正和弘历的口风。
却说允礼兴冲冲回府,心愿终得黛玉首肯,梦里皆是黛玉含羞带怯的笑容,早起亦是容光焕发,雍正见允礼如此精神抖擞,心里也自高兴道,“老十七,我只怕你办差辛苦要埋怨我,见你如此情景,我也就放心了。”允礼只得依言笑道,“四哥待我自是没得说,理当为四哥分忧。”雍正便悄悄嘱咐了一番话,无非密报上说了谁的不是,叮嘱允礼切切小心,允礼自然一一听了。末了雍正问起程时刻,命人相送。允礼笑道,“前儿云霓侄女说明日请几位阿哥格格还有太傅的千金和贾府的二奶奶还有几位姑娘在红楼吃饭,若四哥同意,我便和他们吃了饭再走,也只当他们送我了。”
雍正想了想道,“也好,倒省了礼部那帮老头子的事情。既然云霓有这雅兴,须得搅她一回。明儿我若得空,也去敬你一杯,只当饯行了。如今且先别说出去。待你回来,云霓也该大婚了,我想着给她和硕公主的名份,正式昭告天下,也算对她前儿捐银的一份回报,况且她本也是皇后的义女,理当该得的。说起来你也该大婚了,等你此次回来,四哥给你挑个名门闺秀,你总这样拖着,圣祖泉下有知,也必怪我这个做哥哥的不知道疼兄弟,岂不恼我?”
允礼笑道,“不瞒四哥,我确实心里有人了。只是今秋四哥选秀,如今我也不敢提。只等到时候再说吧。”雍正对允礼和弘历待黛玉的深情早有所察,便问道,“不知道是谁家的千金入了十七弟的眼?咱们皇子的嫡福晋,总要血统纯正,满蒙贵族的。”允礼心里一慌道,“四哥不是说满汉一家吗?林姑娘虽说是汉人,到底是正黄旗的,身份也不低。况且太傅当朝大儒,岂不比那些舞刀弄枪的人更尊贵些?”雍正心里叹了一口气,允礼和弘历的情事终究摆到了明面上来争,当日弘历也曾要求娶黛玉为嫡福晋,被自己以皇子福晋必得是满洲亲贵所回绝,碍于礼法,弘历不得不娶了富察氏,倘或能得黛玉相伴,弘历将来的皇贵妃自非黛玉莫许了。如今允礼又来求黛玉为嫡福晋,若允了允礼,弘历那里自己无法交待,弘历这孩子自幼跟着圣祖学习,心内极有主意,是大清将来的一代明君。只是情这一关,若不能过,当日顺治和董鄂妃的故事让皇室的人心有余悸,若弘历将来也成为第二个顺治,岂不是大清的损失和劫难?只是这林黛玉的性子素来清冷,只怕也不适应宫内的生活,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