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以外,我在《陈省身文集》中还见到了他写的另外三首诗。一首是1975年他为夫人郑士宁女士六十大庆而写的寿诗:

    乙卯九月值士宁花甲之期缀句述怀

    三十六年共欢愁,无情光yīn逼人来。摩天蹈海岂素志,养儿育女赖汝才。幸有文章慰晚景,愧遗井臼倍劳辛。小山白首人生福,不觉壶中日月长。

    诗中所言“小山”,据陈先生自注是他们在美国所居住的城名EL Cerrito,系西班牙文,意为“小山”。

    还有一首题为《访理论物理研究所》的诗(此诗共八句,按韵字实可分为二首绝句,但《文集》中标为一首):

    物理几何是一家,共同携手到天涯。黑洞单极穷奥秘,纤维联络织锦霞。进化方程孤立异,对偶曲率瞬息空。畴算竟有天人用,拈花一笑不言中。

    再有一首,是1986年他七十五岁时所写的七言绝句:

    百年已过四分三,浪迹平生亦自欢。何日闭门读书好,松风浓雾故人谈。

    2004年是我八十周岁,这一年的秋天,南开大学文学院举办了一个国际词学研讨会为我祝寿。本来每年秋季开学时,我都会从加拿大回到南开来,而陈先生早已定居南开多年,习惯上是我每次回来以后,都会给陈先生打一个电话问安,然后就约一个时间去看望他。这次当我打电话给陈先生时,陈先生告诉我,他要给我写一首祝寿的诗。祝寿的研讨会订在10月21日召开,杨振宁先生在前一天就来到了南开,所以我们就在陈先生家里先聚会了一次。陈先生按照西方人的习惯,生日贺礼总要在生日的当天才拿出来,给人一个惊喜,所以那一天我并没有见到陈先生的诗。直到第二天早晨,陈先生在会前就坐着轮椅来到了会场。陈先生是第一位发言人,工作人员抬上来一个精美的镜框,里面镶嵌的就是陈先生亲自用毛笔写的给我的祝寿诗。诗是这样写的:

    锦瑟无端八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归去来兮陶亮赋,西风帘卷清照词。千年锦绣萃一身,月旦传承识无lún。世事扰攘无宁日,人际关系汉学深。

    对于陈先生诗中对我的溢美之辞,我当然是愧不敢当。但是我觉得陈先生的诗,却都掌握了一个遗貌取神的特点。他的诗不在格律与辞句的工整妍丽,而在于其中的一份“真意”。他的《寿士宁六十》,以及《七十五岁生日偶成》,可以说句句写的都是真实的生活与感受。特别是陈先生在诗中之特别喜欢用数字,这正好说明了陈先生对数字的敏感和情有独钟。陈先生为我贺寿的这首诗开端两句借用了李商隐的《锦瑟》诗句,只不过做了一点小小的改变。李商隐的原句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因为这首诗是为祝贺我的八十寿辰而写的,所以陈先生就把原诗的“五十弦”改成了“八十弦”。以前先生曾经跟我讨论过李商隐这首诗,我以为这首诗的前两句是总起,展开了对锦瑟华年的追忆;最后两句是总结,是对当年情事回忆中的怅惘哀伤;而中间四句两联,是用多种不同的意象表现了他所经历和感受到的种种旧梦前尘。陈先生以为这首诗是李商隐为自己的诗集写的一首自序诗,我觉得陈先生的说法与我的理解有暗合之处,可见陈先生对于诗歌是果然有个人理解的。先生虽然是引用了古人的诗句,但我以为先生的引用和改写,实在十分恰当。如果把年华喻作丝弦,八十岁的年龄自应是“八十弦”,我在八十岁生日的时候,回想过去八十年间所经历的种种往事,自然也有着“一弦一柱”的追忆,先生的诗,可以说正是说出了我当日的心情。后面的两句“归去来兮陶亮赋,西风帘卷清照词”,也写得极为贴切。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是他决意回归田园时写的,我想先生这两句诗有两层喻意:一层自然是说我回到祖国来教书的决心;另一层我不知先生是否也希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