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掌握。看来中央调他进京,这真是没选错人,此人就是个从政的多面手。
“嗨!你说这件事啊?”擦擦眼泪,老杨古怪地笑了笑,“毛主席替你打包票了,他老人家说,不就几袋粮食嘛!送就送了,反正也没送给外人,老百姓嘛!和咱们是一家人。邻里间还要讲究个帮贫救困,更何况是一家人呢?他还告诫某些同志,不要那么小家子气。几袋粮食,影响不到你们开春种地。”主席的原话是怎么说的,许忠义并不清楚,但从老杨嘴里转述出来的话,却逗得他哈哈大笑。
“还有一点,”老杨又道,“齐公子他怎么样?有没有事?”
“哎?你们干嘛对他这么关心?”
“能不关心嘛,知道么?蒋介石已经对他动了爱才之意,打算启用他。”
“这我不感到奇怪,他就是人才嘛!脱颖而出受到重用,那也是情理之中。”
“可惜他不能为我党所用,”说到这句话时,老杨的脸色忽然变得很凝重,“所谓房谋杜断,他是转世的房玄龄,你是转世的杜如晦,现在是房杜分家,这民族还怎么中兴啊?只有把你们俩搭配在一起,那才能真正谈及振兴中华的伟业。”
那就国共合作吧!可目前看来,这似乎有点不太可能。房杜分家各伺其主,民族之不幸,华夏之悲哀。
“也许在有生之年,这将是我与齐公子最后一次合作了。其实不瞒你说,我同他合作,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从容应对迎刃而解。但只要一对抗……唉!天崩地裂了。”老许唏嘘不止,可也没办法,命!这就是命。个人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整个民族的命运。
齐公子在狱中写“杂记”时,许忠义就怀疑过他的用心。后来直到蒋中正chā手,蒋公子亲自出面平息事端,他这才领悟到齐公子的真实用意很简单,就是“自救”两个字。也许在东窗事发之前,他就想到了自己应该何去何从。因此身陷囹圄,还能从容不迫地上达天听,用才华来为自己谋夺了一线生机。
“还有,那个于秀凝可不可以再争取一下?上级的意见是最好请她留下来。”老杨瞧瞧许忠义的脸色,又道,“她也是个难得的人才。”
谁要敢说于秀凝不是人才,老许肯定会第一个不答应。不是人才,她又岂能在鬼子大后方卧薪尝胆数载?日伪几次联合围剿,都被她从容应对一一击破,没有经天纬地之才,她还能活到现在么?所以说,于秀凝等人若能留下来配合许忠义,那么华夏中兴或许还是很有希望的。
然而,他们却偏偏选择了离去。宁愿客死异乡,也绝不留恋故土。
“她是决心已定了,”许忠义无奈地摇摇头,“既然决心已定,你再劝也是没用的。呵呵!也许洋面包,真就比我们的煎饼果子要好吃吧……”
人才的大量外流,是20世纪中国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当今世界也同样如此。真正肯为国效力的人才寥寥无几,愿意留下的,基本都是欺世盗名碌碌无为之辈。国家民族为何会演变于斯,现已无从考究,但炎黄子孙第四次亡族灭种之祸,业已为期不远!
监狱对齐公子的待遇也大大改观了,不但给他更换了舒适的监舍,而且还允许家属随时探视。在这期间,齐公子又再次上书,痛陈自己对东北战局的某些看法。
他着重指出,中央主张的“打”和卫立煌主张的“守”,这全都是错误的。guó mín dǎng军在兵力上早已处于劣势,野战能力又不及共党,再打下去,很可能会导致全军覆没。另外,一味的防守也是没有前途,三座孤岛弹丸之地,既无战略缓冲,又无可固之险,与其舍不得,倒不如尽早放弃,将大军撤守华北、华中,以巩固中原地区和长江天堑。
他这是想将中国变成第二个南北朝,可南北朝的局面,却又是蒋中正和má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