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太后钮祜禄氏从来都不是个善人,作为雍正皇帝后院的最终胜利者,即便是吃斋念佛了十几年,可也成不了真的佛爷。新月和努达海的作为,已经触犯了这老太太的底线,自然不会对他们轻拿轻放。不过这两个人并不能让太后放在心上,左右有的是人收拾他们。

    八月底是乾隆到木兰秋狝启程的日子,承德避暑山庄专为太后修建的松鹤斋也完成了,正好请太后去看看。克善回宫之后也没去尚书房,除了偶尔被乾隆牵走用膳游逛,就在阿哥所里休养。十来天之后,便是御驾离京之日,克善也包袱款款地被乾隆带上了御辇。

    这样的宠爱让人为之侧目,特别是随行的两位皇子阿哥。此次随行的是皇四子永珹和皇五子永琪,剩下的皇子不是夭折了,便是被厌弃,再不就是年纪还小,都不在列。身为皇子都享受不到的待遇,却落到了一个异姓王的遗孤身上,怎么会不引人瞩目呢。

    至少,永琪就很不服气。此时的永琪年纪尚小,不见乾隆多加偏爱,也还不是日后那个隐形太子的五阿哥。只是,他年纪虽小,心气儿却不低。也不知是谁灌输给他的信念,让永琪认定自己聪慧不凡c博学多才,是乾隆最宠爱的儿子。可现在,他自觉地位受到了挑战。

    本来,永琪也不太在意,克善又不是他皇阿玛亲生的,就算再得宠能怎样?皇阿玛总不会一昏头,让克善去继承皇位吧。他想表现得大度些,可奈何福家兄弟总在耳边扇小风,渐渐就觉得不能容忍了。当然,这也跟克善总对他爱答不理地有关系。

    乾隆却不管儿子们私底下的不平与纠结,他很忙。即便是出外行围,也有着一大堆的折子政务在等着他处理。将克善带上御驾,乾隆唯一的目的就是,在忙碌完之后能够看看那张酷似永琏的小脸儿。当然,明面上的原因,是因为时间仓促小世子的车架还未完成。

    路上的行程漫漫,乾隆又忙着政务,克善决定自己找点事做。想来想去,他决定选择练字这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穿过来也有多半年了,克善虽然不是文盲,可多少也算是半文盲。那些繁体字,他倒是多数都认识,可写的时候却总不自觉地就写成简体的了。

    当初刚穿越时,没少因为那些缺胳膊少腿儿的字,而挨先生的板子。经过多半年的死记硬背,虽然大概不会出错了,可那一笔书法实在是有些不堪入目。曾经先生对他的评价就是,每个字单独的笔画拆开来,都规规整整,可拼到一起却让人怎么看都不顺眼。

    这也是有原因的,曾经现代时克善也练习过毛笔书法。不过每次都是半途而废,光是各种笔画就从头到尾练习过好多遍。当年是写好钢笔字走遍天下都不怕,如今来到了毛笔字的天下了,克善决心要练一笔好毛笔字出来。当然,他很快就会知道这需要天赋。

    刚开始的时候还是练习笔画,横平竖直什么的。乾隆看到了,还拉着克善好好地夸奖了一番,可是很快这位皇帝陛下就笑不出来了。清代康雍乾三代帝王,都醉心书法,乾隆的字虽及不上父祖,但却颇好此口。然而,能够将字写成克善这样的,却还前所未见。

    按说,这孩子姿势摆得很好,坐在那里腰背挺直,小脸严肃。写起字来,在他这个年纪也算下笔有力,出具风骨。可是,那说的是把他的字拆开来。若是拼到一起,就怎么看怎么觉得别扭。乾隆知道这是结字的问题,可偏偏却找不到问题在哪儿。

    老乾来了兴致,手把手地教了两天,然后投降了。书法什么的果然是天赋为王啊,克儿脑子聪明,人也刻苦,却偏偏搞不定这个。老乾无奈地放手了,扔给克善一本自己抄的经文当帖子,从此丢开不管了。克善拿着帖子撇嘴,听说四爷的字才是他们爷仨里最好的呢。

    木兰围场早已经有不少蒙古王公迎驾,皇帝大队人马到达的第二天,随着乾隆射出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