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回报率是收入,那么国
家开支的项目每年要亏损18%。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必不可少的国家开支外,政府应该停
止、减少开支,尤其不应该通过赤字、国债来让政府浪费钱,应该降低税负。如果是这样,
政府的确要尽量存钱,以防未来出现财政危机时要花20%的利息去借债。在这个意义上,
由于中国历朝的民间借贷利率都在20%、30%或更高,同时投资项目因抑商而很少、回报率
也低,像在1934年民国时期的土地投资租金回报率一年在8%至15%之间 ,远低于借贷利
率,所以各朝代的理xìng国策是多往国库存钱,少花钱,也少征税。换言之,过去金融市场的
不发达迫使朝廷多存钱。
当然,如果政府开支只是用于消费、挥霍而不是花在有回报的资本xìng项目上,那么其开
支的回报率等于零。像这些年部委、省市、县、乡各级政府大动土木,盖各种超级豪华办公
楼,这些形象工程项目是纯粹的挥霍消费,带来的是零回报。在这种情况下,不管国债利率
多低,也应该极力限制政府开支。
相反地,如果国债利率低于国家开支项目的回报率,那么往国库存钱只会阻碍国力的增
长,使国家衰退。
所以,决定经济国策的两个关键要素是国债利率和国家投资回报率,前者取决于金融市
场的发达程度,后者取决于国家制度是否有利于市场jiāo易。下面,我们可从这两个角度来审
视中国和其它国家的经历。
之所以1600年左右靠国债发展的西欧到后来越走越强盛,而当时国库深存金银的国家
则随后每况愈下,是因为一方面西欧越来越发达的长期债券市场使其债息不断降低,另一方
面它们的大西洋、印度洋贸易给它们带来日益上升的投资经营回报率。以英国为例,前面讲
到,1715年时它的国债平均利率在6.3%左右,到1717年降至4%左右。英国在1688年光
荣革命之后,请来荷兰的王子作其国王,该王子带来的不只是他自己和荷兰亲戚,让荷兰不
再跟英国作战,而且把当时荷兰拥有的西欧最发达的金融技术带到英国,其中最重要的可能
是金融中介公司的信用增强作用。换句话说,如果是英国政府自己面对投资者负责,市场投
资者可能对未来的不确定xìng有所顾忌、怕政府不认账,但是在英格兰银行于1694年成立之
后,该银行自身是独立法人,也有外部股东(英格兰银行是上市公司),当英国政府把1000
万英镑的国债委托英格兰银行承销时,这国债的背后不仅有英国的税收、政府信用作支持,
而且英格兰银行也是重要的后盾,有该银行提供的增强信用,投资者显然更放心,要求的利
息(包含风险溢价)也就低,因为万一出事,英格兰银行的股东要承担损失。那时,东印度
公司和南海公司在证券市场的信誉也非常好,所以英国政府先把债券卖给这两家上市公司,
然后由它们再以出售股票的形式从市场融资。有了第三方在中间增强信用,政府公债的利息
即可大大降低,这两家上市公司实际上也算是证券中介公司。英格兰银行甚至能以1.5%的
年利率帮英国政府借国债 !这是当时任何其它国家做不到的。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投资回
报率高于4%,英国通过借国债发展就会是净赚!
第44节:治国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