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比一般女子都要高一些,南方文人很多生得也偏阴柔一些,高沁然不说话,倒也像个南方的俊俏的小书生,但是就是俊俏过头了。

    高沁然来到竹山书院的时候,王熙冉正在给学生授课,高沁然站外面,静静的听着里面辩论。

    “前朝为何而亡?”王熙冉开口问道。

    “前朝后期,皇帝昏庸,宦官独掌大权,加上天灾严重,民不聊生,流民作乱,以致天下大乱”林景通读古史,对前朝灭亡的原因丝毫不陌生。

    “那流民又从何而来?”王熙冉进一步问道。

    “天灾频繁,隐帝十六年,颖河决堤,百姓流离失所,隐帝十九年到二十一年,关中连续两年大旱,颗粒无收,百姓无以为生,加上朝廷无所作为,大臣贪赃枉法,克扣赈灾粮款,以致流民揭竿而起,总结出来,便是天灾和。”林景为自己进行补充。

    “流民之势并非一朝一夕所成,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大都生活的贫困线上,在风调雨顺或政治明朗时能够生存,当遇自然灾害或政治时则不一定有应对危机的能力。百姓在没能力解决危机时,只有最后的办法,就是卖掉土地以渡过眼前危机。农民必须负担地税c人头税和摇役,此外还必须有到第二年收成时的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及第二年生产的种子,当其拥有的土地数最和质量低于此限度,就无法生存到第二年收获时节,这就失去了再生产的能力,农户可有能放弃土地而加入流民的行列以躲避纳税和摇役。可以说,农民失去了部份土地时也有可能成为流民,就已经是朝廷的隐患,到了特别严重的灾荒的年份,流民剧增,无以为生的流民,对朝廷失去信心的流民,更是成为暴动的主力。而那些土地却集中到了贵族大户手中,贵族大户拥有了大量的土地,为了逃避税收,他们隐瞒了自己所拥有的土地和雇农,使朝廷的税收减少,当不够支付朝廷所必须的花销时,朝廷不得不加重税收,从而导致百姓的负担越来越重,也就导致政治越来越。大部分的流民,要不暴尸荒野,要不就是变成强盗,开始掠夺贵族地主财产和粮食,当越来越多的流民这么做之后,天下便开始大乱,天下进入大混战,混战的结果出现一个新的朝代,本朝也就是这么建立起来的。新朝建立时,人口大流失,生产遭受巨大的破坏,新的王朝有作为的君主都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在无主的或荒芜的土地上招抚流亡,将土地重新分配到百姓手中,其后又是进土地兼并,又出现流民,流民达到一定限量时又爆发社会总危害,其实不单前朝,甚至之前的几个朝代亦是如此。”大家都知道流民作乱是王朝的隐患,却极少人对这种现象做过深入的思考。就像许多人都知道现实会导致破坏,却从来没有真正弄懂过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先生,照你这么说,那我朝也逃不了这种循环吗?”林景突然开口问道,问完便觉的不妥,论前朝过失,倒是没什么,但是朝廷有政令,不准文人对本朝的施政得失进行妄断。

    “王朝的灭亡岂止如此简单了,自然是众多综合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只不过昭华希望你们能通过现象,分析成因,从而能提出一些对策。”王熙冉倒没有直接回答林景问题,在她看来,王朝的兴盛,就像人有生到老,由壮到衰,是一种必然的过称,因为制度的本质从来没有变过,只希望能把盛世多延续一些时年。

    “那先生,流民的问题到底如何防止呢?”林景的思维还在王熙冉之前的话里,既然知道成因,总能想出相应的对策啊。

    “这就是今天你们的功课,下次上课时,你们来回答这个问题,有朝一日,你们之中,必有人要出仕为国效力,即便不能成为治世良臣,却希望你们也能成为一方好官,为百姓造福,所以你们要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天的课就到此为止吧。”王熙冉说完便走出了草堂,遇到了在外面的高沁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