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晋江文学城首发, 此章为防盗章, 订阅本文70者即可看到正文  萝卜们即将要远去, 他们可能兴许还不知道离别所代表的以后, 那些想见不能见,但宋小五懂, 她一反之前对兄长们的懒得搭理,这厢难得放缓口气耐心地与小四郎道:“我不去了,你们先去,等日后你归家,你要记得买只风筝回来予我。”

    她其实不求他们飞黄腾达万人之上,只求他们有个好未来,一切皆能得偿所愿, 少尝些人间的苦涩,人生之中多些快意的瞬间。

    “你就不能一起去吗?”宋四郎还是不解, “我们都去了。”

    “不了。”宋小五朝他摇摇头。

    宋四郎低下了脑袋,过了一会儿,他沮丧地道:“好吧。”

    好像妹妹是不能去了,她连学堂都进不得, 又怎么可能跟他们一起去京城念书?

    “你等我以后挣到了很多的银子,当了很大的官,就来接你去京城玩, ”宋四郎念念不忘要带妹妹玩, 还道:“我挣的钱都给你, 就让你管着我。”

    宋小五听了忍不住想笑, 白了他一眼:“谁乐意谁管去。”

    还想让她管他一辈子的钱?她有那般闲吗?这个小四郎,想的太美,以后娶了媳妇少不得要被媳妇儿收拾。

    宋四郎见她笑了,跟着傻笑了起来,他靠近宋小五,喊了她好几声,“妹妹,妹妹,妹妹”

    为赶儿郎们去京城穿的衣裳,宋张氏每日灯下穿针引线,这些年间她早成了一个连油灯都要算着点的妇人,这厢却不在意浪费油钱,通宵达旦地为儿郎们做衣。

    宋韧少不得劝她,但这哪是劝得听的,宋小五见母亲眼睛熬得腥红,那些想劝的话到了嘴边咽了下去。

    罢了罢了,不过几天而已,小儿郎们去的日子却是无数个日日夜夜,她今日不尽心,来日不知要有多愧疚,所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密密麻麻缝的皆是她对儿郎们的担忧与爱意,宋小五也不忍心劝。

    宋韧公事紧迫,梧树县的氏族之争有燃起之势,但他一回来都是笑脸,只有在儿女们都看不到的地方才会眉头紧锁。

    而青州城里,宋韧的老先生秦公前去燕都之日就在五月初,宋家接到信已是四月中旬之日,从梧树赶去青州城里少不得要个十来日的脚程,就是用马,也需六七日,这前去之事宜早不宜迟,不能让老人家在城里等着他们,但宋韧这时委实抽不开身,只能由妻子带着儿郎们进青州城。

    宋张氏也需走这一趟,她还要去青州城把头面首饰化成银子,梧树县是在宋韧治下,他们家不好在这里把东西当了。

    宋张氏去了青州就是不跟本家打招呼,但宋祖母那里人到了是必须要报备的,宋韧对他那个兄长脾性知之甚详,不敢在这时候认为他那位大哥对他儿郎们的进学有同喜之心,他思量宋洱要是知情,怕是还会从中作梗,把自己的儿子换了兄弟的儿子的事也作得出,遂他思来想去,还得小五陪着母亲上青州一趟。

    宋小五自出生就没把自己小儿看,这厢宋韧找她商量前去青州之事,听宋韧道一进青州她与她母亲就兵分两路,一路由她母亲带哥哥们去师祖秦公之家,坐实前去京城进学之事;一路由她前去祖母那拜见祖母,代他们家行给老人家请安之责之事,她一听罢摇头,道:“不妥,让哥哥们自行去师祖府上,我与母亲去给祖母请安。”

    她对宋韧道:“你放心,大郎哥管得住他们。”

    母亲要是先去了师祖那,大伯家和本家那就有话可说了。

    宋韧一听,略一思索,道:“也好,我与你们师祖书信一封,他老人家会体谅我等的。”

    说着他在口间轻叹了口气,自父亲死后,如若没有他视之为父的先生打点体谅,他宋韧就是有万般才能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