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本章节由网友上传,免费发布供学习研究之用,

    晚宴的时候县令李翱县丞王谦司法曹郑元伯“行主簿事”李实签押房的几位掌印书吏等平遥县署官吏重新和丁晋见面其中还有几位未曾谋面的官员比如“司户曹”刘公才县学“教谕”张博阳“市令”刘三汉“巡官”吴荐等芝麻小官员。()

    众人已得知丁晋被任命为闲职主簿的消息曾对他无礼轻慢的“法曹”郑元伯敌意少了许多甚至互相敬酒的时候还为日间的“失礼”道了个歉。

    这老头虽然年逾五旬但生性豪爽老而弥辣先前本是听了别人挑衅言语担心丁晋上任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此时看他竟被闲置冷落想起自己少年时艰辛的仕宦生涯心中反而生出了些同情。

    似落魄书生般的“县丞”王谦依然表情冷淡向丁晋敬酒的时候也不过举杯示意一下再没有其他言语不过他好像对县衙所有人都是冷冷的。

    察言观色是官场中必学的生存手段丁晋隐约感到此人和众官员的关系并不好而且随后几天他便现王谦这个县丞当得很有点名不副实。

    县丞乃一县之副但王谦却只负责“劝科农桑”虽说农桑乃衣食之本学校乃风化之原是上面考核县官政绩时的重要指标但却是份十分辛苦而没有多少油水的差事而最后作出的成绩获益最多的是县令。

    让丁晋疑虑的是王谦大人做这份工作还做得津津有味似乎没有丝毫怨言他怎么想也无法想通并不似自己般有“考评”顾虑的王谦为何如此隐忍?或者是生来便与世无争?

    细心的观察下在县衙的几日中丁晋现了不少值得回味的现象:比如李实确实如自己所料是平遥县署中的大红人不仅掌握签押房的实权而且得李翱信重行主簿事;而县令李翱整日一副笑眯眯的温和神情他几乎便是个甩手掌柜什么事都不干唯一做的事情大概就是把下属招到签押房“谈心”。

    但不可否认平遥县署的一切政务都井井有条地运行着并且效率不低:李翱信任的郑元伯无愧“能吏”的称号办案刑讯c治理乡社c巡视法度样样是把好手;王谦辅助农民种植农桑开耕荒田本县纳科征粮连续数年位列全州第一;李实能干精炼居中调停不仅处理主簿厅事更可以说他是县令的总事务官诸般杂务有有秩有序;还有几名签押房的书吏也都是精明强干之人几乎把县令的公文政事都完成得很好。。。。

    到了此时观察到的内在东西越多丁晋对县令李翱的敬佩越重他虽然被外界称为“无事情官”但实际上却是一位真正掌握了“无为而治”识人才c用人才的老谋之官这样的官员看似每日无所作为但事实上为百姓带来的实惠要比那些动不动便搞出“惊天动地”政绩c实际上劳民伤财的官员要强得多。()

    汗颜下丁晋对李翱消了几分愤恨之情对他的安排任命也没有了不平之意怨天尤人不是丁晋的性格你是不是人才有没有为国家c为人民做出政绩的能力试过方知。

    三日后丁晋来到古陶驿上任说是上任其实他的任所应该在县署不过本县欢迎接待的工作很多时候是在古陶驿中进行所以为方便计丁晋决定在古陶驿“办公”。

    真正开始接手这份工作丁晋才现“送故主簿”的职责并不是先前自己想像般无关紧要从某一方面来说这份工作对“本县政府”的重要性并不比王谦负责的“劝农”稍次。

    自古以来“迎来送往”就是惯例侍侯上官及讨好过往贵客都是官场必须的应酬虽然其实质是搜刮百姓之后的利益再分配是民脂民膏的分肥历来为“清正官员”厌恶鄙视但是千年来的官场陋俗能流传至今必然有其存在的道理。

    官场之中平日最讲交情情面不管是为个人还是为本县福利培植关系本来就是正常的投资即便没有钻营意图起码不得罪人也是保存自己的必要保险从这方面考虑也许李翱让自己来主持这份工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