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娇生惯养的缘故,柳三变的身子却也不是很健壮。在那天从水里上来后的第二天,柳三变便感觉自己的身上,软绵绵的浑身乏力。而且,还老觉得冷。秋兰,在早晨进来照顾柳三变的时候,发现柳三变脸色通红,躺在被子里,还老打着寒颤之后,忙走了出去。
不一会,柳家的老夫人和柳三变的母亲就走了进来。而柳三变的两个哥哥已到了书院中。就在柳家众人焦急当中,万寿堂的唐大夫进了院中。见此,一屋中的大多数人立即回避开来。只留下了柳老夫人和秋兰在屋中。
唐大夫走了进来,看见柳老夫人,忙着正要见礼的时候,却见柳老夫人,忙侧身指向了一旁,躺在床上的柳三变。唐大夫见此,忙不再行礼。径直走到床边,在床边的一个凳子上坐下,仔细的诊断着柳三变的两只手的脉象。
看着唐大夫诊断柳三变脉象时,那凝神的样子。柳老夫人的面上也显出了一丝的担忧。明明自己也知道病因,明白不是什么大病的。可是柳老夫人的心中还是有着那么的一丝担忧。
仔细的为柳三变切过脉后,唐大夫,才向柳老夫人道:“小官人没事的。只是偶感风寒罢了!不是什么要紧的病。我给开一付药。过上天,定然就好了。”
柳老夫人听了,心中的担忧才消除了。而唐大夫则也坐到了桌边,写起了药方。
不一会,唐大夫的药方就写好了。拿着刚写好的药方,唐大夫微微的吹了吹那还未干好的墨迹。递给了一旁,刚帮着磨墨的秋兰。
看到唐大夫写好了药方,柳老夫人从秋兰的手里接过药方看了看。之后,便让秋兰将药方递给了再外面候着的家丁。这时,柳老夫人虞氏才转过头来,吩咐人取了半贯钱递给了唐大夫。
唐大夫见了,也没有推脱,将那半贯钱收下后,略坐了一会,具体这为老夫人讲了一下柳三变的病情后,便收拾着东西,起身离开了。一边向外走着,一边向虞氏最后叮咛道:“这些日子,给小官人吃的清淡一点,最好能让他静养几天。书先不用读了。”
听了唐大夫的话,虞氏让人向外送着唐大夫。因为刚才唐大夫说了让柳三变最好静养上一段时间,虞氏自己也走出了柳三变的房间。边走边向秋兰说道:“等一会抓回药了,你就先给熬上药吧!这段时间,七郎的饭,让厨房另给作罢!如果七郎需要什么,你尽管去取好了。”虞氏一边说着一边离开了。
屋中静悄悄的。在屋中洁白的墙上,床的另一边挂着一张扇面形的字画。上面画的是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画相衬,将一番清幽淡恬的意境,弥漫到了屋中。
屋中在偏离床边的一个青铜金蟾香炉里,孤独的燃着一些香料。淡淡的香味将满屋那浓浓的药味冲淡了不少。
柳三变躺在床上静静地看着那从香炉里飘绕上来的香烟,袅袅的在上午的阳光下,扩散开来。感觉越来越飘渺,淡然的消散开来。
现如今,柳三变喝了那抓来的药也有两天多了,身上已不觉得冷了。只是,还觉得有些酸软无力。
静躺在柔软的床上,感受着浑身的酸软,柳三变感觉自己此刻,就如同这烟一般的飘渺,梦幻不真实。
自己身上发生的一切,任谁也会感到难以相信。自己怎么就会拥有柳永一生的记忆。以前,他也曾听说有人会突然想起自己前世的某一片段来。可是却从未曾听说有人能想起自己前世的全部生活经历来。
就说柳永这一世曾是自己的前世,而自己却又怎么能反着因果倒着轮回到了过去?
或许这就是机缘吧!有的人追求一生都得不到的东西,而有的人却因为机缘,很容易的得到。这一次,自己也因为机缘,得到了众人这极为羡慕的机缘,非常容易的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