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推进到能看见敌人战壕的地方,苏俄军队就以猛烈的火力进行攻击。连队跳跃式前进,没有喊杀声;一会儿卧倒,倒空步枪的枪膛,装好子弹,又爬起来往前冲一阵。

    最后,俄国人在距沟壕一百多米地方就再也前进不了。敌人的两挺轻机枪形成扇面的火力分布,把他们进攻的士兵一个一个地打倒在山坡上。

    这两挺轻机枪火力并不凶猛,很多时候都是以点射为主,但是非常邪门的是,没有人能够突破它们的封锁。

    这被压制在山坡上的俄军战士觉得进退两难,因为头顶上并没有响个不停的子弹飞过,按常理这种情况之下,应该飞身而起再度向敌人的阵地发起冲锋。但是只要谁敢跳起来,下一颗子弹一定会找上他,把他打死。

    俄国士兵只能不抬头进行还击,一个年轻的士兵扔出了两个手榴弹,手榴弹在坡地上边跳了一下,爆炸了。他刚一抬身,想扔第三个,这时一颗子弹打进他的左肩下,从后背穿了出来。卧倒在离他不远的一个大胡子看见了,滚了过去,但是年轻的士兵已经蜷起身上抽搐起来,旁边流了一大滩血,眼看也活不了了。在这位年轻士兵的旁边,是一个比他更加年轻的小伙子,也被打死了,胸口破开了一个洞,还在汩汩地流血;但是紧接着大胡子老兵也被击中,子弹从他的脑门顶击入,破开了天灵盖,脑浆和血液覆盖下来,样子很难看很恶心。

    半个钟头的工夫,山坡上倒下了一层层的尸体,敌人的机枪“突突突突突突”地有节奏地响着,每响一下,都有人死去。

    第一轮进攻的左右两个连就基本被打残,左翼那个连的大尉连长和四个排长都阵亡了,连队失去了指挥,就向山岗后面滚下去。一直滚到子弹打不到的地方,俄国人才停了下来,聚在一了点人娄,能够回来的人不到四人之一。

    接着右边的连队也退了下来了,损失更为惨重,但是营长伊万诺夫可不顾这一切,因为刚才遭到中队伏击损失惨重的一个营差不多上来了。他可不想让别人笑话他。

    虽然第一次进攻付出的代价太过惨重了一点,但是到底还是摸清了敌人的底细,接下来的进攻,只要针对敌人的部署进行反部署,就不会重蹈覆辙了。

    伊万诺夫又传下命令:“立即恢复冲锋,务必把敌人逐出安加尔斯克。这对成功地恢复战场形势,具有重大的意义”

    另外一个步兵连。被派了出去,连队分散成更加稀疏的散兵线,又开始进攻了。同时三门山炮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把剩下的炮弹一下了打了出去,山岗上又再次冒起了一条条浓浓的焑柱,直冲云天。像古时的狼烟。

    炮击停止之后,轮到中国人的迫击炮打了起来,由于数量太少,打了一轮之后也沉寂下来,剩下来的就要靠步兵的交锋了。

    场面跟在刚才那样没有什么样变化,哥萨克大呼小叫声中,杂乱的枪声响起来。不过这些并不是最要命的,要拿的是那几挺轻机枪的声,并不是很特别,没有重机枪的沉闷,也没有步枪那么清脆,但是在这个小型的战场,却是关键性的因素。

    在轻机枪准确连续的打击之下,俄国士兵又在离战壕一百多米远的地方卧倒了。队伍的人数又在不断地减少。被死亡的恐怖吓得发疯的人们拚命往地里钻,躺在那里,脑袋也不抬,一动也不敢动。

    另外一个步兵营的营长谢耶维奇带着两个半连的士兵支援上来,谢耶维奇为早晨被人暗算的事情愤恨难平,不听伊万诺夫的劝告,亲自带领他的两个半连队支援上去。从其他地方开辟进攻的路线。争取一举歼灭山岗上的敌人。

    在那边的密林里,王一民和王维刚一直密切注视着这边的情况,这时王维刚说道:“是时候发起进攻了,这个时候。我们从后面一冲,敌人一定会崩溃“

    王一民不紧不慢地说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