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8元,增长幅度为24.5%。
按照法规征税无可非议,但在经济紧缩期改变以往实际cāo作中的税收规则,如削减以往的税收优惠政策,或者预征未来的税收,事实上都会增加企业的实际负担。由于中国税制初定时,担心征管能力跟不上,实行的是宽税基政策,一旦应收尽收,很多企业将无利可图。
加强征税受影响最大的是中小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最怕的是查税。民营企业的财务状况通常欠缺透明度,而国有企业的财务状况在国资委有详细的账本。从2008~2009年的情况来看,政府对亏损的大型国有企业网开一面,面向国有企业的倾向型扶植仍未改变,政府给东方航空、南方航空等企业注资,银行还以巨额低息贷款的方式替这些企业买单,同时,政府积极财政政策的订单也主要流向了大型国有企业。很难想象,政府会对这些国有企业课以重税,除非政府在课税之前允许这些企业提高产品价格,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但这与经济复苏的目标背道而驰。
加税对内销企业的打击重于出口企业,政府鼓励出口,重新提高出口退税税率,这等于变相增加了内销企业的负担,与扩大内需的政策针锋相对。
中国降税减费、扩大内需的改革遭遇财政收入拦路虎。政府的矛盾之处在于,要扶助企业走过产能过剩的严冬,减税是扩大投资与消费的必然之举;不过,由于大手笔实行财政刺激计划、扩大社会保障、企业赢利下降,导致政府财政收入迅速下降,不得不实行更加严格的征税政策,税务官员马不停蹄到各个企业,成为催税员。
此时加税是在经济复苏的星星之火上浇上一大盆冷水。在接下来的8个月,财政收入同比增加18%,意味着经济必须回到火热的2008年看看现在各地的企业情况吧,这将成为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市场希望政府节约行政开支,从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全面转型,以减轻国内企业与消费者的负担。但对政府而言,行政改革困难重重,收效甚微,面对国内的巨额储蓄,最简单的办法是加大国债与地方债、企业债的发债量,也许2009年中国的财政赤字将远远超过预算,这将给日后中国经济复苏埋下隐患。
藏富于政府,还是藏富于民?关键在于资金的使用效率,以及对经济长远发展的影响,如果政府在强大的收入激励下,将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