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怠慢,一路小跑着到了正堂,递给相府文吏。文吏递上给丞相萧何,萧何见是边关来的急报,心中嘀咕,莫非北边出了大事,用这八百里急报。急忙打开一看,这一看萧何大惊失色,险些从座位上跌落。
一旁的官员何时见过萧何如此紧张的模样,纷纷看过来,只见萧何还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长史曹参问道:“相国,发生了何事?”
萧何这才缓过神来,将手中快报递给曹参,一边吩咐道,速速备车,我要进宫面圣。令黄门官于正殿鸣钟,立即召集朝会。
皇宫里警钟鸣响,官员们被紧急召集进行朝会。汉帝刘邦在得到消息后,也急冲冲走上朝堂。此时官员们都已到齐,纷纷在下议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居然紧急召开朝会,这在建国以来还是第一次。
但当刘邦出现,他们看到刘邦和刘邦身后的相国萧何、长史曹参、太仆张良脸色都极其凝重,便知道事情肯定不小。
刘邦坐定,看了下殿中百官,转身对萧何说道:“萧相国,把情况告诉大家吧。”
萧何向刘邦行礼,然后面向群臣说道:“各位大臣,大家都是大汉的开国之臣,如今我们大汉面临一场天大的危机,需要大家去面对。形势非常危机,大家必须明白,但今日朝堂之事,各位不宜声张。一旦引起恐慌,天下震动,只怕我们大汉便要颠覆了。”
那些朝臣们听到此,一个个再也不敢说话,究竟是什么事情如此严重,萧何要如此说。
.
第一百七十章 大战前夕
更新时间2012-12-5 15:50:31 字数:2764
巨幅地图在朝堂上展开,几个醒目的黑色箭头从漠北指向长安。朝臣们都聚拢到地图周围,萧何指着地图说道:“今日上午边关八百里急报,匈奴大汗冒顿带领集结六十万骑兵,从九原出发,已渡过黄河,进犯我大汉,前锋直指长安。”
“六十万骑兵!”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匈奴人一向以骁勇善战而闻名,十万铁骑就横扫漠北,当年秦始皇调集三十万精锐,才勉强将匈奴人驱逐。如今冒顿一统匈奴,又征服了东胡和大月氏,没想到兵力居然如此雄厚。六十万匈奴铁骑,就是当年鼎盛时的秦朝也未必能应付,更别说刚刚建立的汉朝。
萧何转身对樊哙说道:“请大将军将我国军力情况讲一下”
大将军樊哙答道:“左右屯卫共有步兵十五万,骑兵三万,这是宿卫长安的军马。东都洛阳有步兵十万,骑兵二万。以上两处为我国精锐所在。另外上郡、北地、太原三郡可调兵五万,陇西可调兵五万,并州、兖州、河内可调兵十万。这些就是我们可以调动的所有兵力,共计五十万。我们还可以令各诸侯领军来助,燕国、代国、梁国、赵国、胶东国、济北国、中山国可调军二十万,但因距离较远,恐一时难以集结。而南方诸国可调兵五十万,但距离更远,若调动来恐路途遥远,耗费极大且迁延日久。”
“好,诸位臣工。”刘邦站起说道:“我军所能集结的军力只有五十万,而其中精锐之师只有三十万,如何应对这六十万虎狼之师,大军可有什么妙计。”
刘邦说罢,下面群臣议论纷纷,有人主张议和,有人主张迁都暂避锋芒,刘邦听着脸色渐渐沉了下来,心中很是不快。这时大将周勃站起喝道:“你们这些大臣,享用着朝廷的俸禄,却不思退敌之策,只想着如何委曲求全,这是误国之法。”
刘邦一听,总算有个人有些胆气的人说话,立马说道:“周将军,继续说下去。”
周勃朝刘邦一拜,然后说道:“我大汉初立,怎么可以迁都,一旦迁都动摇国本,必定天下震动,到时候局势难以收拾。更不能向匈奴低头,我大汉是中原上国向一漠北胡虏求和,大汉颜面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