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想要早点回家,就得抓紧把自己手头的事给做完,现在两京和地方缺官的情况已经较为严重了,南京缺两尚书,少五个侍郎,地方上还有好些个巡抚没补,州县官因为直接是吏部简派,这样的亲民官正印倒是一直没有缺额,但地方官员数量不足,也就使中枢的责任更大,这些阁老们也就更忙碌起来。

    当然,他们断然想不到,十来年后,内阁就剩下一个大学士,两京尚书侍郎都察院缺额几近一半,就这样朝廷居然没瘫痪,大明的文官体系也算是很逆天了。

    “唉,风雨如晦!”

    文渊阁外果然是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这时候下雨更使群臣放心,无论如何,宫里不会再烧起来了。

    王家屏的话十分消沉,其余的各大学士也没有人理他,到末了,首辅大人才语气萧索的又道:“两宫烧毁,必将重修,听说寿山那边工程款子也要用完了,诸公,这么多的开销压在咱们身上,计将安出?”

    各人这才明白,首辅在这里唱的是哪出戏。

    王锡爵这一下也是十分头疼,户部是他的该管,许国管兵部刑部,余有丁管礼部,王家屏掌总,六部的事都能过问一下。

    “没钱啊……”王锡爵一脸的牙疼的样子,整个人都感觉不好了起来。

    “去年年尾甘肃河南陕西山西诸省遭灾,岁入锐减,今年黄台吉入侵,拨给本色折色二百多万,亲藩宗室又拿走一半多,宫室开销皇上迭次取用一百来万,加上山东浙江兵变民变用银,户部今年已经入不敷出了……”王锡爵哭了半天穷,最终算道:“寿山最少还得花二三百万,还需数年之功才能算完,两宫重修,没有三四百万修不起来,这么一大笔钱,就算咱们动用封桩库都有点儿困难,何况其它?”

    大明太仓当然不能一点儿银子没有,不过历年积蓄大约也就不到千万,这笔银子是封桩库银,是要在国有大事的情况下拿出来救急用的,就象地方上的常平仓,通州的粮库,太仓的封桩库都是国家最重要的储备,不到紧要关头绝不能随意动用。

    “这事儿不是内阁能自专的,”事到临头,王家屏反而冷静下来,呆着脸道:“上奏吧,反正这事儿看皇上怎么决断了。”

    比大明封桩库更有钱的当然是皇上的内库,内库里最少装着上千万以上的银子,这笔银子其实后来也被万历挥霍的差不多了,赏勋贵,日常开销,嫔妃用度,赏福王等亲王皇子等等,万历一生,从太仓取用银子都是有记录的,拿出来的也有记录,到了泰昌天启崇祯三朝,边事益急,百官时不时的请发内帑银,到了天启崇祯年间,内帑就发的光光,崇祯就差当裤子了,可惜没钱就是没钱,中枢没钱,饷械就得军镇自筹,就得加饷,一边苦了农民,一边肥了军镇,纵容了将领,最终亡国。

    说来说去,还是财政有严重的问题,税赋不平,度支失衡,但眼前这些阁老,谁能有这样的见识?说来说去,用度紧张了,各人就把眼光盯在了皇帝的内帑之上……给你老修陵,给你自己个修寝宫,你内库里有千把万银子,这银子你总不能全压在外朝身上吧?

    真要压,也行,寿山和两宫,容我们慢慢筹款,慢慢修吧……

    仿佛是都听懂了王家屏的话,内阁诸阁老,这一次没有人慢待王首辅,大家都是小鸡啄米一样,点起头来。

    ……

    ……

    “内阁诸公都是好算盘啊。”

    张惟贤天还黑着就在宫门处守着,天亮了入宫,然后带着人勘察现场,到了傍晚查出是轮值太监用火炉取暖……天已经开始冷了,九月初的天气,辽东已经下了初雪,北京这里也冷的要命,这年头小冰期已经开始,冬天一年比一年冷,就算是南方的福建和广州都有在冬天下暴雪的记录,更不必提地处北方的京城了。

    这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