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白给。住的人少,十王府渐渐衰败,不过四周仍然算是黄金地块,俗话说东富西贵,住西城的都是老牌勋贵,世袭侯伯的与国同休的大家族多些,东边就是大商人和新晋贵族多,彼此往来也方便,象是郑贵妃的家族和小武清侯家都住在这左近,他们这些外戚亲臣,彼此关系很亲近,走动很频繁,孔学过来时正好看到一队仪卫清理街道,他看看旗帜,认得是小武清侯,当下在自己车里就是微微一笑。

    李太后是站在王皇后和长哥儿一边,对郑贵妃和郑氏家人都不大欢喜,当然太后也不会做的太明显,不过其中的感觉还是能叫人体会的出来,这小武清侯却是不理会这些,平素就喜欢和各家亲臣外戚家往来,哪怕是太后不欢喜的郑家也是一样。

    这人倒是有趣,孔学平常和小武清侯也是往来甚密,只是今日却不好见此人,当下吩咐家人将车赶在一边暂避一时,自己并没有出来与小武清侯打招呼。

    小武清侯也是坐的辽阳过来的马车,而且是四匹纯驷所拉的四**车,头前车夫,后头车厢后还站着两个膀大腰圆的护卫伴当,这么一辆车过来,饶是部堂侍郎一级的官员也得让道,孔学听说这马车里头极尽奢华,光是车身的包金就所费不小,看起来是恶俗一些,不过外戚亲臣的品味能高到哪儿去。

    只是这小武清侯这般奢华,听说李府里的子弟们一个比一个纨绔,不仅起居奢侈,而且多半有横行不法之事,但只要李太后在一日,甚至是万历在朝一日,李家在朝廷就无人能碰,比起皇后和郑家也不遑多让,是以不管李家的人怎生横行不法,也没有言官出来自讨没趣。

    得罪皇帝还好说,李太后毕竟也是当国多年的太后,光是天子用“孝”的名义来处置触犯太后的言官,到时候想找人救都没有人肯出手的。

    孔学用羡慕的眼神看着侯府的马车远去,他的车当然也不错,不过比起眼前这辆来就差的太远了,而且那仪卫也不是寻常人家能用的,京师官员在仪卫上比地方官差的多,地方亲民官一个七品知县就能用全套仪卫,京里七品官也就带两个长随跟着,坐的两人抬小轿晃晃悠悠上朝办事,寒酸的紧,他孔学说来也是出入宰相高官府邸,比起这些外戚亲臣来还是差的太远了。

    心思异样的孔学到得郑府门外,叫人拿自己手本进去通传求见。

    这里他也曾经来过,郑国泰和郑承恩等人对扶乩一事也很有兴趣,孔学当然来凑过趣,后来郑家的人知道孔学和张维贤关系非同一般,对他加意客气了一些。今日前来,又是奉命,孔学的底气很足。

    过不多时,郑府门子过来延请,说是郑承恩有空,正好可以见他。

    这个贵妃的伯父也是京里有名的纨绔子弟,特别迷信神道之事,与孔学交往较多,不象郑国泰还拿着端着架子,孔学听了赶紧往里走,他为人交际特别有一套,怀中揣了辽阳的十来枚金币,伸手拿了几枚出来,递给那门子,那郑府门子也是有眼色的人,原本对孔学有点不冷不热,拿了金币之后神情就变的热络起来,一直将孔学带到花厅门外,直接便带了进去,不需要再等通传,省了孔学不少事情。

    “在下见过指挥大人!”

    郑家虽是后妃外戚,不是皇后或太后的家属可以封伯,但郑贵妃父郑承宪封都督同知,死后万历破格将郑国泰封为都指挥,朝臣为之十分不满,但万历我行我素,后来隔了几年又将郑国泰加为左都督,武极一品,只差封伯了,郑承恩是贵妃伯父,也封了锦衣卫指挥,虽然是挂名不办事的那种,却也是寻常人一生也难企及的高位了。

    郑承恩在孔学面前倒也没有太大的架子,两手虚扶一下,笑呵呵的道:“老孔你还和我来这一套,赶紧坐下,说起来咱俩也算同僚,都是锦衣卫里讨饭吃的么。”

    “在下如何敢和指挥大人相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