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众生皆为平等,众生皆为佛,众生皆具有佛性,只有普渡众生,方可功德无量,修身成佛,所以要普渡。众生六识,皆在此岸,众生之上,六识之外为彼岸。然,自身成佛为小道,帮助众生成佛为大乘,将众生引渡彼岸,方可成佛。”
一番宏论后,古般若轻松闲逸,仿似世尊拈花一笑。道澄大师道:“古施主果然佛法深厚,令贫僧佩服,若是出家,定能功德圆满,成为一代高僧”
道澄大师说完,好象又想到了什么,从怀里摸索了一阵,拿出一本旧经书,道:“古施主与本寺也算有缘,这本《普贤心经》今日赠与施主留作纪念罢。”
古般若当下也没客气便收下了经书,当日下午用过斋菜之后,方才趁着夕阳的余辉下山,继续自己的江湖路。
这普贤心经果然不愧为佛门至宝,经书上说:“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而这十大行愿分别是:
一者礼敬诸佛
二者称赞如来
三者广修供养
四者忏悔业障
五者随喜功德
六者请转法轮
七者请佛住世
八者常随佛学
九者恒顺众生
十者普皆回向
每一行愿不仅暗中却阐了普贤的每一个境界,更与心经所阐述的十层心法有着异曲同工的呼应效果。这不禁让古般若想起少林无名扫地僧阐述的一个佛理:“武功在求杀生,佛法在求渡世,两者背道而驰,武功越高,则暴戾之气越重,对自身的伤害也会更深一层,须以相应的佛法才能化解”(参见《天龙八部》之《王霸雄图血海深恨尽归尘土》)。而普贤心经这种呼应效果恰好与无名扫地僧所阐述的佛理相同,每当心经内功练高一层境界,自会有一层普贤行愿品佛法加以化解,只有将普贤心经上所记述的佛法全部领悟,方能使普贤心法融臻最高境界。
古般若修习般若掌之所以很快就达到第六层,除内力深厚外,还在于他精通《天龙八部》。里面扫地僧曾说:“如练的是本派上乘武功,例如拈花指c多罗叶指c般若掌之类,每日不以慈悲佛法调和化解,则戾气深入脏腑,愈隐愈深,比之任何外毒都要厉害百倍。”又提到萧远山第一次来到藏经阁偷书时,偷的“是一本‘般若掌法’。当时老僧暗暗汉息,知道居士由此入魔,愈隐愈深,心中不忍,在居士惯常取书之处,放了一部‘法华经’一部‘杂阿含经’,只盼居士能借了去,研读参悟。”所以古般若清楚,要消解修习般若掌的戾气,必须同时修习《法华经》和《杂阿含经》,相辅相成,不但功力突飞猛进,而且可避免走火入魔。
当下翻阅《普贤心经》,只见:一者礼敬诸佛曰:“所有尽法界。虚空界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如是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有了诸般条件,古般若学起普贤心法来,进境犹如一日千里,才三个时辰,便已将心法领略了个大半。才刚行完一遍普贤心法,古般若竟能感觉到内力比以前更加浑厚,对于真气的运用也是娴熟非常。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