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6/7)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比他高的中将。走廊上有扇双开门,门上的写着大大的两个字“安静”,在门前站着两个50多岁的便衣官员,满脸严肃。看见少将过来,其中一个官员威严的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可以进去。少将走近他,用不卑不亢的态度轻声说:

    “刘副部长,我就是找您的1楼机要值班室有你们部的保密电话找您。”

    刘副部长愣了愣,只好悄声给旁边把门的另一位官员解释了一下,兴味索然的跟着少将离去。这时,双开门被轻轻推开一扇,一个中年护士用几乎听不见任何声音的脚步疾步走出,随手将门关上后开始小跑的去走廊另一头一间亮灯的办公室。把门的这位官员急忙抓住还没有完全关严的那扇门,悄悄将眼睛贴在门缝上向里看去:

    里面其实也是个稍短一点的走廊,走廊里也站了十来个官员和将领,只不过官职都在正部或以上,有军衔的全是上将。走廊里只有一个宽大的病房门,事实上这也是这层楼唯一的一间病房,此刻站在那间病房门口的两边的两个男人都是中国人大半都认得的人。他们两个的眼睛也一直看着那扇病房门,好象能透视看见病房里的情形似的。

    这位扒在走廊门门缝上还想多看一阵的官员,突然感觉到自己的肩膀被重重的拍了一下,恼火的一转脸,却看见刚才那位出来的中年护士拿着一叠白纸正不满的瞪着自己。于是,这位官员尴尬的笑笑,急忙闪开,让护士进门。护士进去后顺手将门关紧,再也没有留下任何缝隙

    刘副部长跟着值班员走进机要值班室,另一个值班员急忙站起来将一直放在桌面上的保密电话话筒双手递给他。

    刘副部长抓起话筒,威严的“嗯”了一声,接着不耐烦的听对方汇报情况。听得差不多以后,他打断对方的汇报,说:

    “小吴,这样的情况按照道理应该向部长汇报,可今晚的状况我不说你心里也该明白那这样吧,你先让他们等等,我看看明天上午把相关的几个局长都叫来通报一下好了对,按纪律为了防止不应该的错误,这种事情是应该由相关局局长协商后报意见给部长再决定,可今晚不是个讲平时那些规矩的日子啊”

    就在这时,1楼的大厅里突然传来一阵不大的人群骚动声,接着传来有人忍不住哭泣的声音。刘副部长立刻判断出是什么情况发生了,他慌忙对电话里说:“小吴,我不能给你说了!我得上去了!你们斟情处理好了!”说罢,匆匆扔下电话,一路小跑着就出了值班室。这时,在1楼的大厅内已经能清楚的听到3楼传来的骚动声,还有女性的哭泣声。把守楼梯的年轻尉级军官们眼泪全都流了下来,但是他们还是站稳身体,用严厉的眼神制止了好几个流着泪想走上去的人。刘副部长穿过这道单薄而威严的警戒线,奋力向3楼奔上去

    无数道无线电波在1个小时以后从北京向全世界各个角落飞去,这些电波大多数都只有一个内容“1916年12月26日晚中国现政权的创造者,被中国人称之为‘国父’的杨沪生于北京去世”

    在莫斯科,那间幽暗的卧室里焦急等候的223号间谍收到的是一份这个时间内从北京发出的无数电波里与众不同的电报:

    自:北京,1916年12月26日,047号

    致:莫斯科,223号

    回复时间要求:甲级

    正文:按03号指示请斟情处理。电文结束

    中年男人是严格按照制度,一个人走到厨房里独自将电文密码解译的。看完后,他愣了愣,想不起来什么时候总部的03号领导有对自己下过命令,通常自己接受的行动指令都是来自01号,即部长本人发出的。但是谁也没有说过03号的指令就不执行啊!一定是01号有什么重要的事分不开身,才授权03号副部长处理的――想到这里,223号有点后悔:自己图省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