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8月31日,星期四。
楼门被关上后,一个昏黄的光源出现,一个男人拿着同样蒙着纱布的手电筒,冲托马斯做了个禁声动作,然后示意他跟自己走。托马斯跟随他走过这栋建筑布局和自己房子完全一样的小楼客厅,走进应该是管家居住的那个房间。在他进屋后,引自己进来的男人轻声说了句英语:“别开灯,别碰任何东西,请稍等。”便关上门离开了。
托马斯鼻子里满是发霉的味道,眼前一片漆黑。他知道这个房间的电灯开关多半是在靠门边的墙上,就和辛格※183;沙尔麻的房间一样,但是他克制住自己,不去动那个开关。他甚至猜到这个房间唯一那个不大的窗户多半是被堵死了――因为自己从那个方向既感觉不到风,也感觉不到任何光,但是他还是不会去碰那个电灯开关。他明白刚才那个男人的意思:如果他现在开灯,那么等一下有人进来时只要开门,灯光就有可能穿过客厅,透过已经烂了好多块玻璃的窗户透到楼外去。
黑暗中,他感觉到又有人出现了,这次这个人没有拿手电筒,只是慢慢地在黑暗中走进来,然后仔细地关好房门。托马斯闻到一股浓郁的烟草味。他闭上眼睛,因为他听到那个人的手已经碰到墙上的开关上。
隔着紧闭的眼皮,托马斯感觉到突然出现了强烈的光线――电灯被打开了。他没有急着睁开眼睛,只是慢慢调整眼皮好让自己的眼睛等一下不至于因为受刺激而流泪。和陌生人第一次见面就流泪,可不是件光彩的事情
“清醒,冷静,理智,富有耐心,真不亏是史秉誉亲自培养的间谍。”一个老年男人的声音用怪里怪气的中国话说到。
托马斯※183;莫兰特睁开已经适应了灯光的眼睛,看到一个模样有60多岁,两鬓斑白的白人男子身穿伦敦上流社会最近流行款式的旅行装,站在对面冲着自己微笑。托马斯顺便扫了眼墙上的小窗户――果然是被包装箱纸堵得严严实实。
“将军阁下,”托马斯也用正宗标准的中国话说:“真想不到,圆点传闻中潜入英国的德国情报机构大人物竟然是您本人。”
“你认识我?”对面的男人扬起了眉毛:“可我已经20年没有出席过任何公开场合,也没有照过相了啊?”
托马斯觉得这段对话真无聊,简直是蹩脚英国侦探小说的翻版,于是就没有回答对方的疑问,只是冲着对方微笑。
“圆点流传的消息,你对鲍迪来历的猜测,刚才小汉斯可能是在说英语的时候露了点德国口音,我身上的烟草味,”对面的老男人却显得对这种无聊的游戏充满兴趣:“还有呢?还有什么帮助你确定了我的身份?”
真烦人!托马斯※183;莫兰特无奈地说:“能在黑暗中不借助任何光源看清楚物体的人不多,情报界当年最有名的,具备这种能力的就是您,将军阁下。”
“原来如此!”老男人恍然大悟,继续用怪里怪气的中国话说:“不是不借助任何光,在最黑的地方,其实也会有光,只是需要用眼睛和心慢慢去体会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他突然慢慢的,一字一顿的念起中国诗词来。
托马斯吃惊的愣住了:就在最后那次和史秉誉的单独谈话快结束时,史写给自己几组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诗句,一定要自己当场背会,要求终生也不许忘。而且史还吩咐:如果有一天,不管自己在什么地方碰上也能背这几句诗词的人,那人就是史的朋友,自己可以接受对方的帮助,也可以帮助对方。
记得自己当时还问史:“这些诗句不会和别人正好也会的诗词重复吧?万一认错人了怎么办?”
史坚决地说:“不会认错的,那个最不要脸的人不会背这几首,只要那个最不要脸的还没有不要脸的剽窃,这些诗就不会有不相干的人会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