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82名官兵阵亡,153名负伤而已。 [注21 中国海军部战史局海军战史处编《中俄战争全史&183;海上行动》1908]
div style一&一t;dispy:n一ne&一t;发布/div 虽然中国人始终强调他们的“轩辕”才是无畏舰的先河,但是,担任朋古兰大海战中国舰队旗舰的“卫青”号,才可以说是中国舰队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无畏舰。该舰在1902年加入中国舰队,和“轩辕”号相比,她开始采用了蒸汽轮机作为主机,和美国的“南卡罗来纳”类似,该舰的四个两联12英吋主炮也以背负式配置在中央线上,但是和美国舰艇不同的是,“卫青”级的排水量为18000吨,航速可以达到22节。不同的是,中舰没有使用炮郭式副炮,而是装备了4座两联6英吋炮作为副炮。“卫青”号完工以后,次年,建成了二号舰“世忠”号,在1904年三c四号舰“成功”号c“继光”号也接连下水。
div style一&一t;dispy:n一ne&一t;发布/div 1905年对俄战争结束以后,中国将缴获的大部分战利舰出售给了东南亚和中南美的一些国家,除了那些战利舰,海战中负伤相对比较严重的“秉誉”号前无畏舰也被改名为“杰绪”号以后也被修缮后卖给了暹罗。通过这些收益以及俄国的赔款,中国海军得到了一次极大的扩充,这次扩充就是中国海军部长严复提交的1906海军扩充五年计划。
div style一&一t;dispy:n一ne&一t;发布/div 该计划的中心是四艘超无畏级战列舰c两艘战列巡洋舰以及八艘高速装甲巡洋舰。其中超无畏战列舰看上去基本上就是“卫青”级的放大型,这个也是进入20世纪以来中国舰艇的一大特征,即尽量外形单调,军舰的基本布局一致,无论是主力舰还是巡洋舰,基本上就是一个外貌,当然这样也具有若干简化设计,便于施工维修,或者在战场上被敌方误认等方面的优点。和卫青级相比,该级舰的主炮口径达到了14英吋,副炮则扩大为左右舷各配备6英吋两联炮塔3座,设计排水量为23000吨,4万马力推进,航速达到23节。
div style一&一t;dispy:n一ne&一t;发布/div 在设计过程中,由于中国海军一种新型舰炮的设计定型,本舰的副炮设计也进行了修改。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火炮呢?由于来自航空的威胁日益深刻,中国人开始尝试将副炮和防空火力合二为一,设计了一种带着简单射击指挥装置的双联4英吋60倍径1907年式高平两用炮塔,这种火炮的试射获得了一定的成功,其初速为每秒855米,射高达到11000米,射程是17000米,每分钟可以发射15发。 [注22 欧阳镡:《1907型舰炮技术报告》舰载武器技术(军内发行) v一l8(1907), n一10; 15一32页 (青岛, 1907)] 这种新式舰炮立即被采用,当然新的超无畏舰也自然当仁不让,原定安装的6英吋副炮被减去2座,换为这样的高平两用炮4座。原来的“卫青”级则换为完全换为8座两联4英吋两用炮。换下的6英吋双联炮塔以后全部用于新型的“肇庆”级轻巡洋舰上。这四艘超无畏舰分别被命名为“班超”c“子仪”c“郑和”和“张骞”号,首制舰已经于1911年底竣工。
div style一&一t;dispy:n一ne&一t;发布/div 该海军扩充五年计划的另一重点是一种新型装甲巡洋舰。中国最早自建的装甲巡洋舰为1879一1882年服役的四艘“赣州”级之“赣州”c“广州”c“福州”以及“杭州”号,随后则是其改进型“基隆”级的“基隆”c“碎叶”c“伯力”和“首里”号。到了1895年服役的“旅顺”级万吨装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