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2年3月的温州保卫战,其所部淮军在温州城下遭到全歼,李鸿章仅以身免(1一25)。李鸿章逃脱后在英国人帮助下重建了淮军,并出任清廷江苏巡抚(2一4),以宁波为基地,同左宗棠楚军协同作战。1862年底,李鸿章意图在温州参议会召开大会时率军突袭温州,与左宗棠发生分歧,于是独自率领淮军南下(2一4)。但李鸿章计划被识破,淮军和前来增援的洋枪队常捷军一同被解放军所围歼,其本人在部下保护下再次化装逃脱(2一11)。逃回上海后再次重建淮军,1863年曾国藩战败自杀后李鸿章接任两江总督一职(22一2),并在英法联军的帮助下率军攻克了天京(2一30)。英法联军战败后,李鸿章于1866年放弃江宁,率部撤回芦州(22一2)。此后虽然在芦州战役中小挫解放军第四集团军,并成功北逃(22一6),但在最后还是在济宁——兖州战役中被解放军第二c第四集团军全歼,当了解放军模范军的俘虏(22一15)。后被解放军释放并隐居于上海英国居住区,1873年在上海市长沈葆祯的邀请下出面成立了“轮船招商公局”,自任总裁,1882年被选为上海联合工部局总董(资料)。为人谨小慎微却又优柔寡断,属于屡败屡战而又屡战屡败的典型。
div style一&一t;dispy:n一ne&一t;发布/div 周盛波:字海舲,李鸿章部下,于1862年3月温州保卫战中被俘(1一27),属于死忠于清廷的顽固分子(1一51),在战俘学习班中一直未得获释。1863年浙东战役中其弟周盛传被解放军击毙后更是仇视解放军。英法联军干涉中国期间战俘学习班迁至赣州,周盛波寻机逃脱,于1863年10月回到李鸿章身边,任淮军盛字营指挥,参加了攻克天京战役(2一29)。后于1866年4月在镇江率部起义投奔解放军并协同解放军第一集团军收复了天京(2一44)。
div style一&一t;dispy:n一ne&一t;发布/div 黄翼升:字昌岐,湖南人,李鸿章部下,清廷江南水师提督(2一8),于1862年3月温州保卫战中受伤被俘(1一27),5月中旬被释放回到李鸿章部队(1一28),继续担任李鸿章的幕僚(2一4)。1863年1月李鸿章进犯温州期间,由于李鸿章的不信任,在部队撤退之际把他留在临海等死,于是下定决心投奔解放军(2一7),并立即被杨沪生任命为解放军第一集团军副参谋长c代理参谋长(2一8),出于对杨沪生的感激和对杨沪生借用的军事思想的钦佩而从此对他忠心不二。在随后进行解放军整编中主动离开军队在转任政务院船舶部部长(2一15)。解放军海军成立后担任海军司令员,在打击英法干涉军的湖口战役中率部出击,受伤致残(2一37)。
div style一&一t;dispy:n一ne&一t;发布/div 张树珊:李鸿章部下都司,张树屏之兄,于1862年3月温州保卫战中的玉壶战斗中被俘(1一25)。后为解放军所争取,留在温州,并赴英国留学海军(1一29)。
div style一&一t;dispy:n一ne&一t;发布/div 张树屏:李鸿章部下,张树珊之弟c于1862年3月温州保卫战中的玉壶战斗中被俘(1一25)。后为解放军所争取,留在温州,并赴英国留学海军(1一29)。
div style一&一t;dispy:n一ne&一t;发布/div 李俊杰:浙江独立第七旅旅长(1一26),解放军第一军第二师副师长(1一28),于闽东战役大岚头阻击战中阵亡(1一39)。
div style一&一t;dispy:n一ne&一t;发布/div 程千里:解放军浙江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