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的野心有关,但最后美国还是派出了“布鲁克林”号巡洋舰驶入海参崴港。
面积达4平方英里的海参崴停泊场内,当时已经有1艘英舰和包括“肥前”号战列舰和“石见”号c“朝日”号海防舰在内的4艘日本军舰。
捷克斯洛伐克军团暴动后,由于一部分抵达远东的捷克军人在海参崴也参加了哗变,美国一改先前的主张,立即提议日美两国共同出兵“援救”捷克军团,然而日本内部此时又发生了分歧:本野外相主张先由日美共同出兵海参崴,然后日本再撇开美国单独出兵西伯利亚。陆相大岛为此甚至散发了名为《关于出兵俄国远东领土的要领》的文件,其中写明向整个西伯利亚地区大举出兵148000人。原敬和牧野伸显主张只出兵海参崴,且派兵数量有限,意见纷纭,不一而足。
日本政fu最后向美国建议,把海参崴驻兵额由7000名增加到12000名,并力主日美共同出兵西伯利亚。美国当即同意前者,而拒绝出兵西伯利亚腹地,并要求日本在出兵宣言中删除“向海参崴以外地区出兵”的词句。伊东已代治建议说把出兵分为两个阶段,先答应美国的要求,随后再沿西伯利亚大铁路向西进军,造成既成事实。
本野和陆军参谋总长上原勇作是出兵论的热心鼓吹者,其对立面则几乎包括了日本政界的各派势力,政坛元老西园寺公望c以内大臣牧野伸显为代表的重臣集团c以及政友会总裁原敬和宪政党总裁加藤高明为代表的政党势力全都反对出兵,日本财界因怕军费庞大并导致对美关系恶化也反对出兵。山县有朋和井上罄等元老虽然不排除在局势有利时赞成出兵西伯利亚的可能,但反对立即出兵,主张对出兵一事持观望态度。最后日本政fu虽然决定暂不立即出兵,但由陆军参谋本部以“保护居留民”为名制订了出兵计划,规定至少要占领北满和俄国的滨海省,同时控制贝加尔湖以东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日本为此应派出2。8万名陆军铁道部队和铁路员工。
在今初,日本外交调查会上,政友会总裁原敬指责本野外相独断专行。山县有朋向寺内首相c本野外相和后藤新平内相提出意见,指出没有俄国要求的情况下擅自出兵,“将招致英国特别是美国的猜疑,不仅不能指望其支援,且恐今后将带来许多忧患”,假使出兵西伯利亚,“即令陆海军兵力能与之对抗,而遗憾的是,军需补充及军费筹措不能不待于英美援助”。山县一语道破了帝国主义间的矛盾,劝告日本当权派要留心美英意向。由是寺内政fu决定“对于尚未取得合众国及各协约国相当谅解之行动,帝国政fu将深加慎重”,并将此意转告美国政fu。
在接到美国反对日本单独出兵的答复后,日本陆军参谋本部便与北京的段祺瑞政fu进行秘密谈判,准备让中国配合日本的出兵行动,并签订了《日华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内容包括在军事行动区域的中国当局须与日军合作c相互交换职员及情报c相互提供武器和军需品c采用共同军事密码c派遣军队到中国境外进行协商等等。日本从此“实际使中国隶属于日本之军事政治,势力必使‘二十一条’要求之第五号自行实现”,从而把美国抛在了一旁。
总之,不管有没有美国的支持,日本都要出兵了。
“高桥君,”头山满再次打断道:“这些事情我们都有考虑,帝国已经有500名日本海军陆战队队员在海参崴港登陆,英国萨福克号巡洋舰随后也急忙派遣50名士兵登陆,美国布鲁克林号巡洋舰则派了一小队海军陆战队守卫领事馆。进军西伯利亚已经拉开序幕,接下来的事情是东京大人物们的事情。已经没有我们什么事了。我现在来到常德,目的就是要对付江山。至于你说的两线作战,这是不可能的,段祺瑞如今也正是需要我们的帮助,断不会与我帝国宣战,而且他的精力全在西南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