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是段祺瑞内阁送来的聘书。随着这种聘书送来的还有梁启超和汤化龙两人的私信。

    段祺瑞内阁正式聘请他担任司法总长一职。

    自7月15日,段祺瑞在北京正式组阁:特任汪大燮为外交总长,段自兼陆军总长,刘冠雄为海军总长。17日继续发表阁员名单,特任汤化龙为内务总长,梁启超为财政总长,林长民为司法总长,张国淦为农业总长,曹汝霖为交通总长,范源濂为教育总长。这个内阁中,研究系占了五席,是外交c内政c财政c司法c教育。

    梁启超得到了以前求之不得的财政总长。对研究系而言,这是它极盛时代。

    良久,夜幕落下。

    林长民挺拔的眉毛动了动,关好了窗户,走到办公桌前。看着一封聘书两封书信,伸出的手有些犹豫。

    他对于去北京还是不去北京,还在犹豫。

    从张勋入京到复辟失败,时间不过一个月,但北京的政局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首先是被免职的段祺瑞咸鱼翻身,卷土重来,他不但恢复内阁总理的职位,而且摇身一变,成为了“三造共和”的大功臣。段总理回京之日,广大群众夹道欢迎,其热烈场景相比于一个月前的黯然出京,何止于天壤之别。

    黎元洪下令解散国会,此距恢复尚未及一年。

    张勋拥清废帝宣统复辟,黎元洪避走日本领馆,通电各省出师讨伐,电请副总统冯国璋入京代行总统一职,并特任段祺瑞为国务总理,段氏设办公处于天津。汤化龙时在天津,发电对张勋复辟大加挞伐,认为多省独立,是为护法,复辟则民国且不保,何有于法?多谋的段祺瑞则力邀梁启超c汤化龙参与军幕,其重要文檄,皆出自任公一人之手。紧紧只十二天,讨逆军即收复京城,再组内阁。

    梁启超c汤化龙c林长民等人入阁,研究系算是彻底超过国民党而大出天下。

    但是,让林长民犹豫的是研究系击败国民党就真能大出天下了吗?

    之前的“府院之争”,冲突的根本性质,是政治权势之争,却也反映了国民党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抗争。

    然而,现在送走国民党又迎来研究系,段氏会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吗?

    林长民伸手拿起梁c汤的私信,展开。

    梁c汤信中内容大同小异。

    实际上,梁c汤二人对入阁并不热衷曾面见段氏,坚辞不就。为此还征求过北京c天津党员意见,可商议的结果,竟是决定梁c汤二人入阁,梁c汤二人只好随段氏入京。

    林长民为这个结果明显愣了一下。

    林长民又完完整整地看了一遍两人的私信,犹豫了一分钟后,终于拿出纸笔,写了一封简短的回信。

    然后,林长民就在皮椅中安静的坐着,凝望着烫金花边的聘书,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过了几分钟,他的面容上浮起鹰一样的笑容,似乎有些感慨的把聘书和两封私信小心收进抽屉里。

    林长民重新站了起来,他在桌上铃铛一按,房门便悄无声息地打开,听到铃声走进来的是一个身着北洋军服的青年。一看就知是上过战场的老兵了,他的脸上似乎凝着冰霜,眼神中更是透着些杀气。

    他来到办公桌前,微微躬身,说道:“您有什么吩咐?”

    此时,林长民面前的只剩下了那封回信。

    “你可以去回话,我很荣幸接受内阁的聘请。另外,这封信给我寄给任公。”

    青年简洁地答应下来。

    林长民喊住准备离开的青年军人,脸上浮现慈爱的微笑,温和的问:“徽徽接到了吗?”

    “算时间,火车应该到了。”青年军人停顿了一下,竟然打破以往简洁的又补充了一句:“路上如果不堵车,一切顺利的话您很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