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信件昭然天下时,贞已不在人世,攮者已矣,来者可追,得此宝藏者,必是李唐宗室有缘人,万望将此宝藏交予吾之子孙后辈,告诫其含悲忍恨,徐图东山再起。若身后再无可以托付之人,便请自立。
贞得太宗皇帝教诲,自幼勤学武功,苦读诗书,虽自命栋梁,奈何回天乏力,愧对宗室社稷,痛矣哉!愧矣哉!今者藏宝深山,留与宗室有缘人,得此宝者,务必以匡复我大唐江山为己任,剿灭武氏,力挽危澜。若只图自家享乐,独吞宝藏,日后必遭天谴果报,万箭穿心,身首异处。贞立此重誓,吁天见证!
孝逸吾孙,聪明仁爱,文韬武略,才华卓越,最类祖父。祖父固然爱若掌珠,奈何生逢牝鸡司晨之乱世,无几便天人永隔,渠会无期。贞耳顺之年,生无可恋。稚子何辜,落入酷吏之手,披枷带锁,刀俎加身,豆蔻年华,魂归天际。每念及此,摧心挠肝,伤痛无极!
宝藏无论若入何人之手,都请务必寻访吾孙孝逸,若此儿尚在人间,便请将此信件宝藏交付于他,嘱其中兴大唐,抚恤诸王遗孤,血洗武氏。以吾孙之才情精明,得此军费,必然如虎添翼,挥三尺剑尽杀诸武,拥戴李唐正宗,匡扶大业。若孝逸已遭毒手,便请将信件烧化于此儿墓前,——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薄命皇孙,唯此而已贞拜上。大唐垂拱四年五月庚寅。”
末尾又将聚集了这批宝藏的诸王姓名一一列上,嘱咐得宝之人寻访抚恤诸王遗孤,估计对孝逸的生还也不做过多幻想。
但见那信笺上的名字有高祖诸子七人:韩王元嘉,鲁王灵夔,霍王元轨,舒王元名,道王元庆之子广汉郡公李谧,虢王凤之子东莞郡公李融,滕王元婴。
太宗诸子五人:蒋王恽之子汝南郡王李玮,蜀王愔之子广都郡王李畴,承嗣的蜀王李璠,曹王明之子零陵郡王李俊,黎国公李杰。
加上越王府,共十三家宗室诸王合力将王府珍藏献出,交李贞埋藏于此,宁可将金银珠玉没于深山绝岭,也绝不留下一丝一毫给武则天。虽遭刀砍斧剁,却至死没有人泄露宝藏的一句话。
孝逸仔细数了一数,十三位王族中有十户都遭合族腰斩弃市,竟无一名后人留下。其余三位皇族,藩王本人虽被砍头,家属却被流放岭南c巴蜀,虽然不复有一人归来,但是或许有子孙幸存者也不好说。
事后着人密访,果然找到了东莞郡公李融幸存一子c汝南郡王李玮幸存一子c黎国公李杰幸存一子,此三子皆因是婴儿,混在流放的人群中,被藩王部将c忠仆偷偷救出,或养于别院,或流落民间。孝逸命人一一抚养救护,此是后话不提。
孝逸手捧信件,见落款祖父依然沿用大唐年号,却不知历经五年的世事沧桑,江山早已易主,不但已然是大周天授二年,连旗帜也换了颜色,还到哪里去寻矢志复仇之人?
而他最疼爱的皇孙,也已经沦为面首,在仇人手里低眉顺眼地讨生活,活着和死了又有什么分别?不由得伏在地上,向着那些宝藏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忍不住大放悲声,嚎啕恸哭,在祖父遗物前,将几年来的悲伤绝望一并发泄出来。
培公和汋儿也流着眼泪拜倒在地
半晌孝逸方吞声道:
“此乃吾家家事,汋儿何必行此大礼?”
“五年前汋儿无意间得到越王遗留下来的武功秘籍,才能逃出生天,就凭这一点,也该拜拜这位老爷爷。”
孝逸点头,抽噎难言。汋儿续道:
“老王遗命,这笔宝藏只能用来做匡扶大唐的军费,孝逸哥哥可将宝藏移走,汋儿绝不阻拦。”
“纵使汋儿高义,视钱财如粪土,只是又能移去哪里?”
“这个——”
“天下之大,哪里有我李唐宗室的容身之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