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柏林会议上,俄国因巴尔干半岛问题与奥匈帝国发生了切身利益的冲突。

    而左右为难的德国最终在一八七九年选择了奥匈帝国作为盟友,暗地里与奥匈帝国缔结秘密的德奥联盟,此外同时俾斯麦转而与因为与法国在殖民地事务上发生冲突,在一八八一年中争夺北非突尼斯失败而与面临孤立的意大利结盟。

    只不过当这种近乎于背叛的同盟被俄国得知后变得狂怒起来,但是因为俾斯麦作为一个老练的政治家为了保持与俄国的良好关系,德国又于一八八七年与俄国签订了“再保条约”。

    可是当俾斯麦在一零年下台后德皇威廉二世却任由条约终止,而法国方面则在法国财务支持俄国工业化后最终在一二年与俄国结盟。

    而英国则在一九零四年与法国签订“挚诚协议”,当时看来这条协议并不是军事同盟,因为这是一项解决两国有关殖民地纠纷的协议。只不过因为这个原因英国最终在法国的怂恿下,英c俄双方终于在一九零七年结束了他们的殖民地纠纷签订“英俄谅解”。

    同年,法国c英国和俄国因受到德国在奥斯曼帝国的力量威胁组成“三国协约”。欧洲大陆从此分化为两大阵营,而这两大阵营则最终因为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被暗杀而拉开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现如今欧洲已经打成了一堆烂泥,原本指望着民国在战争结束后能够从其手中得到一些尖端技术,然而现在看来想要让民国安稳下来则必须要让荷兰人把吃进嘴巴里的肉再吐出来——原来的婆罗洲统治者兰芳共和国被灭后变成了荷兰人的殖民地,只不过当时的荷兰人也知道民国并不好惹,所以最终选择了在民国内部军阀混战时期才宣布了婆罗洲归为荷兰王国所有。

    实际上在朱尔典看来,荷兰人这种做法其实是最为保险的做法,因为当时世界上所有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认为民国能够如此快速的统一,再加上即便有军阀有那统一的能力,世界列强们也自然不会希望亚洲出现一个可以威胁他们利益的国家出现,任何一个有望统一民国的势力都会遭受到世界列强们的联合抵制,这一点在另外一个时空中的民国就可以看出一二来。

    只是兴业集团的反应则让世界列强们跌碎了一地的眼镜,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对这个老大国家的统一,快的甚至连众多列强们都还没有做出反应,而一个崭新的民国就已经建立了。

    此时,当世界列强们准备插手还没有收回东三省的民国战争时,欧洲的火药桶被人给点燃了,短短的一个星期内欧洲两大阵营的众多在全世界排名前十的国家依次宣战,此时唯一有能力插手亚洲局势的美国人也被欧洲战场出现的战争烟云所吸引,当美国人反应过来应该趁着这个时候大肆的在民国发展的时候,新建立起来民国政权的兴业党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败了日本,并且以屠戮的方式在干掉了日本首都三百多万平民后迫使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被民国雷霆万钧之势吓到的美国也开始犹豫起来,毕竟美国人对于殖民地没有多么大的,他们的和欧洲大陆国家的殖民地不同,美国人需要的是殖民地的那广袤的市场,而这点在以实业兴家的兴业集团面前完全不成问题,同时民国还出台了大批招商引资的政策条件,以便给美国人的投资制造良好的环境,以吸引更多的美国有钱人到民国来投资。

    强大起来的民国就连英国也不敢轻易挑衅,这并不是朱尔典高估民国,因为在他看来现在的英国已经陷入了泥潭当中,那么这个时候再招惹一个崛起的亚洲强国,恐怕英国会重新走上法国当年被德国压迫的老路,这个时候招惹民国绝对是会被英国上下认为白痴的行为。

    看着朱尔典的表情变换不断,已经将手中咖啡喝光的凯瑟琳突然笑了起来:“朱尔典叔叔,现在不是那个什么兰芳帝国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