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盗来的财物,自己至多只许留两成,八成必须散济给穷人。”
“好!我一直也是这么做的,只是没有你说的这么清楚分明!”
想起当日情景,安世在夜路上独自笑起来。
他念着老汉的救助之恩,便先赶回小村子,来到老汉家。心想以老汉为人,当面给他,必定不收,便翻墙进去,摸进厨房,黑暗中大致一数,盒里一共二十枚金饼,便留下四枚,其余十六枚金饼全都放到米缸中。这才潜行出村,赶到山边,找到了儿。
儿缩在洞里,正在打盹,听到脚步声,忙惊醒。
安世心怀歉意,但又不得不尽快离开,便拍拍他的小肩膀,道:“我们又得爬山。”
“嗯。”儿立即站起身。
他们连夜翻山,天微亮时,绕过了涪县,远远看见山脚下通往成都的大道。
第二十一章 锦江锦里
外面下起了雨。
杜周立在窗前,望着雨丝渐渐变成水帘,垂挂檐前,听着噼噼啪啪的水响,他心里很是受用。
他一向厌烦人笑,也厌烦人哭,更厌烦人喋喋不休。这时,仆役们都躲进屋去,院里不见一个人影,雨声大,罩住了人声、畜声。眼前耳边顿时清静,如同与世隔绝,让他身心终于松缓,什么都不必去防。
可惜的是,雨并没有下多久,便淅淅沥沥收了场。
书房外妻子和仆fù说话的声音又传了进来,fù人家能说些什么?无非针头线脑、东长西短。
杜周心里冒出一阵烦恶,嘴角不由得微微抽搐。他咳嗽了一声,外面妻子的声音立即压低了些,期期喳喳,像老鼠一般。杜周皱眉轻哼了一声,抬头望着檐角不时坠落的水滴,不得不又回到那桩心事:安世。
天子又催问过两回,声色越来越严厉,他却只能连声告罪。
锦带扎的小冠帽,竹篾编的细索,究竟意指什么?
他已经想了这么多天,却丝毫没有头绪,越想心越烦乱,书房外妻子的声音却又渐渐升高,一句句像湿毛虫在心里爬一般。一个仆fù接过话头,絮絮叨叨,竟越发放肆:“当然还是蜀锦好。我家原来就在锦江边上,那条江原来不叫这名字,后来人们发觉,织好的新锦在那江水里洗过后,颜色格外鲜亮,换其他江水都没这么好,人们开始叫它‘濯锦江’,后来干脆就成了‘锦江’,春天的时候,江面上飘满了花瓣,那水喝起来都有些香甜呢……”
杜周听得烦躁,正要开口喝止,他妻子又接回话头道:“难怪朝廷单单在那里设了锦官,还造了锦宫……”
听到“锦官”二字,杜周心中一震:锦官?锦冠?
随即他猛然记起:蜀地岷江之上,有一种桥是用竹索编成,称为“笮桥[笮(zuo)桥:竹索编织而成的架空吊桥。据传秦代李冰曾在益州(今成都)城西南建成的一座笮桥,又名‘夷里桥’。]”。
锦冠,竹索,是成都笮桥!
他心头大亮,郁闷一扫耳光,嘴角不住抽搐,喜得身子都有些发抖,忍不住伸掌猛击了一下窗棂。
他妻子在外面听到,忙住了嘴,随即脚步簌簌,向书房走来,杜周忙袖手站立,仍看着窗外,并不回头。他妻子在门边张望片刻,见没有事,知道他脾xìng,不敢发问,又轻步退出。
杜周开心之极,在书房里连转了几圈,想找个人说,却又没有。他想到左丞刘敢,这世上也只有刘敢能稍微体会他一二。
巧的是,刚想到刘敢,刘敢居然来了。
安世不敢走大路,只在田野间穿行。
他步子虽然尽量放慢,儿却已经累得气喘吁吁、满脸汗泥,但一声不吭、尽力跟着。
安世心中不忍,见前面大路上有一座小集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