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听到此类事情(即诉苦会),怎教人能不伤心呢。如果我们想不出对付的办法,后果真不堪设想! 然而蒋军的颓势已成,再也想不出任何对付的办法了。就在我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我看到美联社从中国发出的一则电讯,描述蒋军第八十二师参谋长马文庭将军如何下令屠杀共产党将军彭德怀部下被俘的五百名土兵的情景。美联社报导说:“面色冷酷无情的马文庭这样描述大批屠杀俘虏的场面,‘我们用大砍刀将他们的头一个按一个地砍下来,用手榴弹将其余的俘虏zhà死。“这些就是蒋介石的将军们的业绩。guó mín dǎng和共产党对于俘虏的处理如此明显不同,以致不再需要参加评论了。这种不同之处,或许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两军在战场上取得不同战果的原因之一。现在让我们看一看战场上的情形吧。

    四十九.蒋介石发动进攻

    战争仅仅是政策的工具,但是蒋介石好象从来没有一个全盘战争计划。战役计划是有的;全盘的战争计划则无。而在同共产党发生冲突的整个过程中,我们感到他忽视了共产党的军队,而把自己获胜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夺取铁路线、城市和重要据点上。

    让我们再用一点时间回顾一下一九四五年,当时蒋介石避居在山城重庆。日本投降时,蒋介右所在地离沿海一千五百英里之遥,而他的宿敌共产党人却靠近华北的大城市,并要求进驻这些城市。蒋介石用两种手法来解决这个难题:他借用美国的空军和海军把自己的军队运到日本人占据的南京、天津、北平和满洲,同时说服美国政府命令战败的日军不得向在他们跟前的共产党游击队投降。

    这一手实在高明,很多人都佩服,但事后证明这正是中国独裁者失策之处。因为他把一师师的军队空运和海运到北平、天津和满洲的孤立据点以后,无情的逻辑迫使他必须设法使这些军队同他的首都南京以及他的实力地盘长江流域联系起来。要做到这一点,蒋介石就不得不在中国大陆上最有战略意义的华北大平原的地面上作战以打开通道。他的兵力经不起这样作战的消耗。

    要想对华北平原的地形有一个清楚的概念,只需在地上放一个大写的A宇,A字的左腿代表平汉铁路,右腿代表津浦铁路,中间一横代表陇海铁路。A字的顶点是蒋介石的华北集团军的司令部所在地北平;左边底端是他在华中的供应基地汉口;右边底端是蒋介石和guó mín dǎng政府的所在地南京。

    A字上端的三角形可以代表华北平原的中心地带,自从一九三八年以来,共产党就在这个地区同日本人作战。这个三角形的右边中段有一处佛教圣地,名叫泰山。远古时代现在的山东省原是一片海洋,而泰山曾是海洋里的一座岛屿。A字的左下半段是一系列的山脉这些山脉俯瞅着中原,并延绵二千英里直到世界屋脊西藏。四千年来,当地的军阀们和入侵的蛮族都曾为争夺这一带地方而争斗不休。

    黄河象一条泥蛇,从群山西面游出来,沿着A字中间的横杠,忽上忽下,婉蜒穿越过中原,滋养着中华半壁江山。

    至于中原本身,可以想象出它在古代原是汪洋一片。黄河携带着厚厚的蒙古高原上的黄土,直泄在这里,造成了黄褐色的广阔陆地,就象铺筑的地面一样平坦,上面村庄星罗棋布,居住着九千万人口。

    正是这些人民、铁路、河流、山脉和平原的结合体,使这个地区成为世界上最值得注意的、最重要的决战战场之一。华北平原亦称黄河平原,是全国的钥匙,谁控制了它,谁就能打开通向胜利的大门。蒋介石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在一九四五年十月贸然采取了一系列的紧急进军行动,企图抢占这个地区,并希望确保长江与华北之间的陆上jiāo通线。他调动了他在当地所有的军队,连同军阀阎锡山所部共五万人,一头扎进山西的山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