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军进行神经战。

    我发现,解放区的邮政业务比较慢,但是比较保险,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比电话更好的通讯方式。抗战前,山西的电话都是军用的,河北的电话则是民用的和商业xìng的。日军入侵后,所有的电话业务部停了,后来也只恢复了一些短途电话。开始只有军队可以用电话,后来政府也能用了。我访问的时候,老百姓打电话还是很不容易。

    虽然在边区的两端有电话线相连,从理论上说相隔一百五十英里也可以通话,但在实际上,这是办不到的。有那么几回,我外出下乡碰到下级干部找麻烦,我每次想和薄一波政委联系,都没有成功,电话只能打到邻县,再远就不行了。县与县之间可以转接电话,但是经过四、五个县的转接,声音就听不清了。普通老百姓打电话更难,就是准许他打,一般也打不到八英里以外。

    因为所有的电话及其设备那是从日本人或guó mín dǎng手中缴获的,有新有旧,电线也是有粗有细,所以电话系统的工作情况不太好。所有的电话通讯只靠一根单线,电话线就拴在矮小而不结实的木杆上,这些木杆是用华北各色各样的树木制成的。电话线时而贴在地面上,时而离地不过四尺,逶迤地穿过四省,总长有七千英里。

    但是这根单股电线却代表着无数的血和泪,是经过与日本人的残酷斗争才收集到的。农民砍例了不少电线杆,割走了很多电线,这迫使日本人在电线杆周围筑起石壁,使用不易割断的特种线。但是农民照旧砍电杆、割电线,以便建立自己的电话系统,这种电话系统必须是隐蔽的,在平原上尤其如此。

    边区开办学校培养自己的电话、电报和无线电技师,但是教员没有教材,仪器设备也缺乏,因此毕业生不是合格的技师。

    这些毕业生碰到不曾学过的电话机就束手无策了。有时他们要费上五六个钟头修理根本没有毛病的电话机。

    在日本投降后,八路军刚进入城市的时候,头一回见到电灯的工人竞把电话线接到灯线的chā口,结果把电池式电话机烧坏了。

    八路军初次与电打jiāo道的情形,有点儿象唐吉柯德与风车打仗的故事。

    八路军占领岭峰煤矿的时候,有些被认为学问较多的技师告戒属下的工人要当心与发电厂联结的高压线。

    “别用手接触高压线,只能用脚碰。”师傅这样台诫自己的徒弟。于是工人们背着手,用脚去跺高压线。直到高压电把两三个青年“科学家”猛弹出二、三十尺远之后,大家才决定应请教更高明的人。

    只有迂腐的人才会拿这些笑话来证明共产党为提高边区人民文化水平的努力遭到了失败。令人惊异的并非是这里的人民如此落后,而是如此落后的人民在抗击拥有几乎全部中国科技人员的guó mín dǎng的斗争中,竟然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共产党掌握政权后,无疑会象guó mín dǎng一样任用这些科技人员。但是,在目前,共产党是如何改变华北解放区人民文化落后的状态呢?

    二十二.课堂里的阶级社会

    我记不清他的名字了,可是他的特征我记得很清楚:光头,说话音调很低,态度腼腆,身体瘦弱,面容憔悴。这里说的是边区政府教育部部长,让我称他为“老王”吧。老王过去是个有声望的教师,他的学生都是一些地主子弟。到了抗战中期,他突然对富家子弟厌恶了,便放弃了师范学校校长的职位,离家参加游击队去了。他出身于冀南一个农民家庭,是个独子。父母省吃捡用,供他上完中学。他想到北平去升学,可是父亲悲叹说,再也供不起他的学费啦。老王便向家里最要好的朋友—一位富邻借钱。

    “你在社会上还不能自立,将来拿什么还啊?”富邻不肯借。

    这位富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