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经推辞,这位汉室宗亲还是名正言顺地受了玉玺,登坛致祭。

    其实,汉室宗亲何止玄德一人,刘焉、刘表、刘璋等同为汉室之胄,但他们都不如刘备高明,不会借皇帝祖宗这顶桂冠去宣传、打扮自己,而刘备却精于此道。可谓会借者拔萃,不会借者平庸。

    借冕,要会借。当然,现代的冕,并不仅指新闻界,凡是具有引导民意能力的主要力量以及传递信息快、威望高、影响大的人和物,都在可借之列,但关键还在于会借、巧借。“好舵能使八面风”,主要看掌舵者的眼力和经验,即善于识“冕”,善于借冕。

    运用这一经营谋略,要选准时机,精心设计,既要“借”得合理,又要播得fù孺皆知。20世纪50年代,法国白兰地公司决定把名酒白兰地打入美国市场。对此,他们曾专门组织策划班子经过认真分析,把宣传时间选在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67岁寿辰之际,通过不同的新闻媒介向美国人民宣传:法国人民为表示对美国总统的友好,将赠送两桶极为名贵的、酿造时间长达67年之久的白兰地酒为贺礼……连篇累牍的报道,各种细节的渲染,极尽夸张、宣传之能事,从而吸引了千百万美国人。一是因为艾森豪威尔在美国人的心中威望高,二是名贵的白兰地酒酿造长达67年,与艾森豪威尔的年岁相同。由于新闻界的推波助澜,使这一行动更具神秘色彩,顿时成了华盛顿市民的热门话题。当贺礼由专机送到美国华盛顿时,竟然出现了万人围观的罕见现象,而关于名酒到临的新闻报道、专题特写、新闻照片更是挤满了当天各报版面。美国人民就此认识了白兰地酒,白兰地酒在这种气氛中昂首阔步走上美国国宴与市民的餐桌。

    在竞争激烈的商场上,借冕播誉不失为一种提高企业知名度的捷径,有的请名人做广告,有的花钱请记者写文章,有的则独出心裁地制造轰动效应,其目的就是播誉,以达到名利双收的目标。

    “马太效应”一语源于《新旧约全书》。在《马太福音》第25章中,有这样一段话:“谁若有,就给他,并不断增加;而谁没有则连已有的都被夺走”。

    与“马太效应”相似的是,在商界则有名人效应、名牌效应、名城效应、名山效应、名产地效应等。借“名”经营,借“名”促销,是当今商界的一个主要策略。

    商人普遍注意到,利用人们熟悉和崇拜名人、明星的心理有意识地把经营产品和服务项目联系起来,能更好地引起消费者的注意,进而扩大销售。

    人们注意到,1993年10月美国芝加哥公牛队的超级巨星迈克尔乔丹辞别篮坛的决定,不仅震撼了美国的体育界和社会,而且还震撼了美国的商业界。

    受乔丹告退篮坛决定影响最大的应首推美国耐克公司,因为该公司全靠这位美国篮球史上最伟大球星的光辉形象进行广告宣传,使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每年的销售额高达20亿美元。乔丹的这个突然决定使纽约jiāo易所耐克公司的股票跌至52周以来的最低点,而它的劲敌里博克斯公司的股票价格却在大涨。

    名人效应如此重要,精明的商人纷纷实施种种妙招。巴西某地的一个小礼品店有一条别出心裁的店规:凡是各界名人前来购物,一律不付钱,但是名人必须要以拿手的绝招来证明自己的身份。一天,球王贝利来到礼品店,他顺手拿起店里的一个球放在地上,用脚轻轻一勾,然后飞起一脚,把球不偏不倚地踢在门铃上。门铃叮当声尚未尽时,他又用头一顶,把刚要落地的球顶到原来的位置。老板见状,马上招呼贝利,请他挑选所需物品,分文不收。

    欧美时装设计师有这样一个信条:“你设计的时装若能进入美国电影圈,穿在好莱坞明星身上,你就是一位成功的时装设计师。”由此可见,借冕播誉的确是一个增加财气最好的策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