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也满是老年斑。与我刚上大学那会儿相比,此时的父亲就像个垂暮的老人。
“爸!”我叫了一声。
躺在床上的父亲答应一声,轻微到听不见,但我知道他答应了。
两天后,父亲从特护病房里转到普通病房里。我与母亲轮流照顾父亲,又过三天医生让我们出院,让我们回家养病。这种病急不得,需要慢慢恢复谨慎防御。我的意思是想多在医院呆两天,母亲却不愿意。于是我只好带着父亲从医院出来,租车回到已经焕然一新的村子里,将后备箱里的折叠轮椅取出来,将车里的父亲抱下来放在轮椅上,推着轮椅回到家里。
父亲一直很沉默,一如母亲一样。
在家两天后,我向母亲阐述我的想法。我想让母亲到大城市里去生活,我也好方便照顾母亲。当然这个前提是我还能回到上海,实在不行母亲最起码也要到郑州去,那样的话我也好方便回去,以后要是看病也方便。母亲熟练的将燃气灶打着,将鸡蛋搅拌着倒进油锅里,平静的说:“我哪也不去。”
“妈!”我还想说,母亲已经再赶我出去了。
我有些无可奈何,在家里五天之后父亲的病情已经差不多。但两个老人有些沉默,下午的时候母亲会推着父亲来到我家门前的大榆树前面,两个人笑笑谈论一些说了几十年也不嫌絮叨的事情。我蹲在我家的门口,看着榆树下的父亲母亲,手里夹着一根在村子里超市里买来的黄金叶,抽了一口吐出一个烟圈。
“妈,我该走了!”我走到父母的跟前,平静的对他们两个说。
母亲点了点头,没有叹气也没有表现什么不愉快,她直视着我,踮起脚尖伸手在我头上抚摸一下说:“张玲的两个孩子,必须随咱家的姓,男孩叫王惟肖,女孩就叫王惟妙。姓夏的女人要是不同意,你就说是我说的。她要是生气,你就告诉她,我永远都不认她是我王家的媳妇。以前只有晓青是,现在玲儿是。玲儿有福,惟妙惟肖,山上的和尚说的。”
我有些愕然,没想到母亲会说出这番话来。我将烟头丢到地上用脚踩灭说:“行,我知道了!”
“别太累。”母亲欲言又止,似乎想说些什么。
但最终母亲还是没说。
其实我也是后来才知道,在我回来之前,马晓丹曾经从重庆回来照顾过我父亲母亲一段时间。那段时间,我辗转在上海与南京两地,数次濒临死亡边缘。那段时间,我梦比天高,心比海阔。
离开家之前,我站在我家门口的大榆树前,看着冬日里凋零的枝桠问父亲:“爸,咱这树有多长时间了?”
“早了,民国的时候就栽下来了。”坐在轮椅上的父亲仰头看着大榆树的枝桠说。
将父母安顿好之后,我就带上为数不多的行李从家里离开。这次我没有再去北京,也没有回上海,更没有去南京。我站在家乡小县城的十字路口,点上一支烟看着周围并不高大的楼群深吸一口。这几天下来,我想我应该明白我自己需要怎么做。
弹飞烟头上的烟灰,我拿出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
“喂,黄哥。”
“我郝仁!”
“我这边可能有个项目需要你帮忙接手一下。”
“不用不用,钱我自己想办法,到时候你帮我吞下去就可以。”
“行,谢谢黄哥了。”
挂断电话,我走进一家兰州拉面馆。
刚才的电话是打给黄子龙的,我让黄子龙帮我在夏天公司的公开拍卖会上并购夏天公司。作为资产,夏天公司的司法拍卖并没有引起众多富豪的注意。但我要是存心在拍卖会上捣乱,何绍必然淬不及防。或许,我可以通过拍卖会来重新将自己的公司买回?我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司法拍卖会眼看就要开始,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