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还要看他们的主帅的大方程度。
严青显然是个十分大方的主帅,尤其对跟在他身边多年的亲兵,凡是受伤的,除了国家给的补贴一分不少的发下去以外,他还要另发笔钱,就是不受伤,年龄大了要回乡了,遣散费也给的不少。一些亲兵家里没什么亲人,又不想回家乡,严青索性就在太原城外买了地盖了房,分给退役的老兵们住。
杨树屯便是一个老兵聚集地,安顿的老兵多了,就成了个独立的村庄。这样的村子在太原周边有好几个,严青逢年过节总要让人送许多粮油布料之类的过去可是,再怎么照顾,这些老兵们普遍过的还是不算太好。
他们的数量太大了,而且大部分都有伤病。道理很简单:这些年征战不断,当兵的风险相当大,爱国归爱国,可是殷实家庭里,有几个父母舍得让孩子去当兵?健康的领了遣散费的老兵,绝大部分都会回到家乡娶妻生子。选择留下的,大部分都是在战场上受了伤,甚至残疾了的,觉得回去会给家里带来很大负担,还不如在这边,老兵们相互扶助有个照应,而且又有严青这个老上司在。
严青对他们真不错,可是要想让他们都过得很好,难度太大了,这些人有一半儿的肢体都是有残疾的,还有一些受过伤,留下内伤身体孱弱,甚至还有几个单眼失明,甚至双目失明的。他们虽然有地,可是身体不好,种出来的粮食比不上一般的农户,同样的原因,让他们没有精力再去干些别的
这些人,有一部分当兵前有妻子,有些人在这里安顿下来之后接了妻子过来,但有些人的妻子选择了离婚,改嫁,并没有跟过来。而另一些人本来就是单身,现在再想娶妻,难度更大王三郎的妻子,是他去年用自己全部的遣散费,加上这几年他攒下的钱,买下的一个逃荒到这里的女人。
前几年陕西大旱,不少人逃到了山西,走到太原这边,一些难民已经彻底过不下去了,于是卖儿卖女的到处都是。那段时间,杨树屯里不少老兵都花钱给自己买了新妇。
可是买了新妇又能怎么样呢?他们往往自己都不算富裕,买了新妇家里也就没什么积蓄了,靠着几亩薄田,由于伤病的缘故,往往他们的新妇还要承担比丈夫更重的体力劳动,可是女人再能干,这种地里的苦力活还是比不上男人,缺乏壮劳力的家庭,全靠农业生产是非常艰难的。
王三郎的妻子,就是因为丈夫双腿残疾,受不了这种困苦疲惫而完全没有希望的生活,所以才跟一个走街串巷的货郎私奔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更到达,摸摸每一只。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