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者是亲戚家有什么适婚人选的都请了媒婆上门了。

    除了十六岁适婚年龄的王芳芳,还有人把主意打到了十四岁的王青青身上。

    这个人就比较缺德,那人家里条件不错,而王家虽然传出来消息说是和县丞夫人家搭上了关系,连县丞夫人信任的管家都坐着马车来过王家了。

    但这人和李汪氏是一个心思,觉得自家儿子太过优秀,配王芳芳这个还不知道能不能有助力的村姑太可惜了。

    万一王家和县丞夫人家其实不过是面子情的话,那不是耽误她儿子娶别的好人家的千金?

    所以她就想了个折中的方法,向王家的二女儿提亲,反正王青青才十四岁,等上两年之后也才十六岁。

    那个时候,王家到底能不能给她儿子提供助力就能知道了,若能,自然是欢欢喜喜的把王青青迎进李家的门。

    若是不能她就会找个借口退掉这一门亲事,至于王青青在之后会不会受到什么影响,她们才不会去管。

    如此极品的人家,在程梅和王家人的多次打听之下自然是无所遁形的,早在第一关这些人就被刷了下去。

    现在王家已经为王芳芳选出了五六个的候选人,程梅表面上在李氏面前没有多说话,不过想着王芳芳是个好姑娘,她和王芳芳相处的确实不错。

    程梅不想看着王芳芳盲婚哑嫁,所以暗地里让王二郎找个机会,让王芳芳远远的看上那五六个人一眼。

    不去想着找一个能让她爱上的,最起码要找一个能让王芳芳看得上眼的。

    不止王家热闹,程家最近也相当的热闹,那些在王家没有成功的人一转眼又跑到程家去了。

    程大山和刘氏也是不堪其扰,你说家里的程竹年龄才十四岁,又是还在上学堂。

    别的不说,单程梅就已经早早的交待过了,别急急忙忙的给程竹定下亲事。

    程梅说这话的时候心思也挺简单的,虽然没想过要让程竹攀高枝,但程竹注定是要去参加科举的人。

    当不当官的虽然还不一定,但得早早的为以后做好准备,为程竹日后的官途做好准备。

    状元榜眼的程梅没想过,那差不多都给人家高官子弟包圆了,能有你这寒门子弟什么事儿。

    电视剧里放的,十年寒窗苦读,一朝榜上提名,这种事情心里想想就好,千万别当年了。

    凭什么人家学着精英教育还比不上你一个偏远地方上来的,当然了,这并不是歧视什么的。

    乡镇什么的,如果有些真才实料的都留给那个繁华的京城了,真正能有真才实料又不贪恋繁华的也都回老家为乡亲服务去了。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么好的运气,教自己的老师是这么一个有真才实料的人。

    好吧,这一般都配备给穿越种马男,或者是配备给主角的对头(穿越女的爱慕者或者是兄弟身上)身上去了。

    不要说歧视什么的,一个人的眼界和社交什么的那绝对是和他的出身有关的。

    就比如说,出年富裕家庭的没种过田的人,他们又怎么会了解农村种田的时候什么时候该下种子了,什么时候要追肥了,什么时候可以收获了。

    而出身农村的人,没经过系统的学习,又怎么会知道骑马溜鸟,古董瓷器是怎么分辨真伪的?

    也不要说什么徇私舞弊,官官相护了,先别说这种喜欢联姻的古代社会,就是现代社会官官相护一起“发大财”的现象就绝对不会少见。

    眼界这种东西是和出身有着息息相关的关系的,当然了,也不是说出身好的人眼界就能有很高。

    只是说,同样用苦读书的人,一个家世好的人,有财力请好的先生,买好的教材。

    当寒门学子正捧着辛苦得来某某诗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