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江锦年出声止住话语,“公主错爱,恕臣难领此恩。”

    被生生打断,文襄公主话噎在喉,刚鼓起的勇气登时烟消云散。她略有羞恼,生出怒意,“江大人几番拒绝本宫,可是为了本宫那位表妹,韶阳郡主?”

    江锦年眸中闪过诧异,终于正视对方,“公主慎言,当心有损郡主名节。”

    “呵”见他这副紧张姿态,文襄公主却偏过身不再看他,恢复素日雍容道,“韶阳丰姿绝艳,名满京城,江大人心生倾慕不足为奇,不必遮遮掩掩。”

    江锦年默然不语。

    “不过可惜。”文襄公主慢踱几步,眼眸冷然看向池中游鱼,“江大人这份念想,怕是永远都成不了真了。”

    她忽而扭头,慢悠悠一字一句道:“韶阳她,永远都不会属于你。江大人可要记着了,日后莫怪本宫未提醒你,徒增伤心。”

    至此,她柔弱之态尽收,最后冷冷扫过江锦年,“不过江大人今日所言,本宫定会铭记于心。今日拒绝本宫,只希望——江大人日后莫要后悔。”

    她拂袖扬身而去,带起柳絮纷扬。江锦年沉思良久,依旧对文襄公主最后留下的话疑惑不已。

    文襄公主她为何如此笃定?是圣上或皇后对韶光有所安排?

    江锦年按下疑思归席,他与文襄公主相谈的池旁假山后却缓缓现出三道身影,皆身形颀长,气度不凡,为漫步之下正好走到此处的太子c穆王和三皇子卫瑜。

    太子面容儒雅,气如珠玉,一派平和从容,“文襄毕竟是姑娘,若让她知晓我们在场,定要羞恼,你们就当什么也没听见。”

    穆王沉声道:“太子放心,子钰非喜耍弄口舌之人。”

    穆王少年时身形未长,貌若好女,时有人称小名阿阶。及至弱冠身量突飞猛进,在沙场练就一身钢铁之势,眉上横添一道刀疤,这才成为如今威名远扬的穆王。但因面容依旧俊美无俦,且少时美名盛传,便依旧得了表字子钰。

    不过这表字,除去在太子和燕帝面前,少有人称。

    卫瑜戏谑一眼,笑嘻嘻道:“二哥这意思,我是喜弄口舌之人了?太子若也觉得如此,弟弟可少不得要去父皇那诉一顿冤屈了。”

    卫瑜年方十五,生得风流倜傥,为人机敏,时常哄得燕帝开心。生母昭贵妃又得宠多年,母子二人在宫中风头无两。

    太子生性温和,不喜与人起争端,即便多次被人劝谏要提防昭贵妃与三皇子,依旧以长兄之态和睦待之。

    “三弟说笑了,你和子钰为人我自然熟悉。你们平日斗嘴无事,但父皇年高体迈,还是少用闲事去叨扰他。”

    闻言卫瑜笑而不语,只在听到“年高体迈”时唇边弧度更深。

    两月前葛太傅锒铛入狱,其中是谁的手脚在场三人都心知肚明。卫瑜自幼得太子这位长兄仁爱,冷眼多年,心知太子确实秉性仁厚,不喜争斗。

    有时卫瑜瞧不上太子这宽容姿态,身居宝座却心性柔软甚至怯懦,即便他不出手,太子这位子想必也坐不长久。但有时他也好奇,到底要做到什么地步,太子才会真正反击?又或者,他这位自小与太子兄弟情深的二哥,准备护驾到何时呢?

    其间种种,卫瑜暂时不得而知,又得内侍传召,道是燕帝传他一同入席。

    同两位兄长告别,卫瑜快步而去,穆王眯着眼睛看了半晌,“卫瑜心机甚深,兄长在宫中必要小心提防。”

    太子温和一笑,“他尚年幼,不过偶尔有些锐气罢了,何况葛太傅一事未必是他和昭贵妃所为。依我看,父皇不过因他是幼子才偏疼几分,子钰不必多虑。”

    穆王沉默,他时常弄不懂太子这副宽容悯人的性子从何而来,不过若非因这性格,幼时他也不会得太子多番庇佑,成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