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封上好的贽见礼,进与唐帝,做了昭仪。唐帝见淑姑聪明美丽,十分欢喜,便拜士及为上仪,同管三司军士。
再说那杨芳带了漆盒回家来,jiāo与主人,杨义臣打开盒儿一看,便知道他是回答“谨遵命”三字的意思。第二天杨义臣独自一人,拄着拐杖,到门口河堤边去眺望。这时天色尚早,河面上静悄悄的,忽然斜刺里咿哑咿哑地摇过一只小船来。yù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本书由派派小说论坛(www.4020.com.cn)发书人 once918 搜集整理上传
书版权属作者所有,请勿用于商业传播
原如喜爱本书,请支持原作者,购买正版实体书
第二十二回 窦建德自立为王 窦线娘巧战得婿
杨义臣正在家门口闲望,见门前小河的上流头,摇过一只船来,恰恰摇到杨家门口停住。船舱里一个老人,走上岸来,东张西望的,正找寻得忙。杨义臣虽说是老眼昏花,但这秦真老太监,他在朝时候,朝夕见面的,因此也还认得。便上前去把那老人的手拉住,秦真也认识是杨太仆,忙跪下地去,给他叩头。杨义臣一把拉起,秦真止不住眼泪直滚!义臣邀秦真屋里坐定。秦真附杨义臣的耳说道:“且慢,还有小主人和夫人们在舟中。”杨义臣听见,忙说道:“快请上岸。”说着自己进去穿了巾服,命小僮开了正门,自己站在门首,看一行人走进门来。杨义臣不敢抬头,只在一旁打恭迎接着,忽然一个少年男子,上前来扶住杨义臣,口称母舅。杨义臣抬眼看时,却不认识。那男子去了方巾,露出一头云髻来,才知道是女子改扮的,又细细地向他眉目间一认,才认出是自己的外甥女儿袁紫烟。当下袁紫烟扶着舅父,回进草堂,见了赵王,重行君臣之礼。又一一见过众位夫人,厨房里煮些粗菜淡饭,劝赵王和众夫人胡乱吃些。杨义臣依旧执着臣礼,站立在一旁。
饭罢,沙夫人便和义臣商量,安chā赵王的事。义臣说道:“此地草舍茅庐,墙卑室浅,不是潜龙之所,一有疏虞,叫老臣何以对先帝于地下。”沙夫人道:“只是如今投奔何处去好?”杨义臣道:“眼下去处甚多,李密父子两人,都是隋臣,如今拥兵二三十万,屯扎金墉城;东都地方,越王侗令左仆shè杨世充,将兵数万,驻守洛仓地方;闻说西京李渊,也立代王侑为帝,大兴征伐。但这些多不过是假借名义,事成则去名而自立;事败则同遭灭亡,终不是万全之处。依老臣愚见,只有两个地方,可以去得。一处是幽州总管那里,他姓罗名艺,虽是年老之人,却是忠勇素著,先帝委他坐镇幽州,手下强兵勇将甚多,四方盗贼不敢小觑了他。若殿下和夫人们前去,他必能接待,或可自成一家,只可恨路上有窦建德这贼子,十分狂獗,梗住去路,如之奈何?若要安身立命,只有义成公主处,她虽是蛮夷之国,那驸马启民可汗,还算诚实忠厚,比不得俺们中国人,心地险恶;他和殿下又是郎舅至亲,先帝在日,曾同公主前来朝觐,先帝看待他也十分优异,殿下若肯去,公主必以优礼相待,平安无虑。”
沙夫人听杨义臣说了这一番话,都点头称善!都说老将军金石之论,足见忠贞;但水远山遥,不知如何的去法?杨义臣道:“若殿下主意定了,臣自有一个计较;但此去千山万水,不能人多,只好秦真伴着殿下,和夫人同去。闻说薛贵嫔弓马娴熟,亦可去得。此外四位夫人,却未便同去。”那四位夫人听了,俱落下泪来道:“妾等姊妹四人,愿同生死,老将军莫谓忠臣义士,尽属男子,认俺女流,尽是随波逐浪之人。况朱贵儿,袁贵人,一般是女子,都能骂贼而死,我等虽不能一齐殉难,但繁华好景,蒙先帝深思,已曾尝过,将军若不放我等前去,却将我们安chā到什么地方去?老将军若疑心我们有别的念头,我们若不明心迹,何以见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