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胡虏,天道残缺匹夫补。好男儿,别父母,只为苍生不为主。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方罢手。我本堂堂男子汉,何为鞑虏作马牛。壮士饮尽碗中酒,千里征途不回头。金鼓齐鸣万众吼,不破黄龙誓不休。”
他歌喉并不好听,声音颇为粗糙,但歌声飘荡在雨声中,却甚是豪迈,动人心魄。
众人轰然叫好,赵天麟虽然不言不语,眼里却透着几分敬佩之意。
芷若望着外面的雨帘怔怔出神,轻声说道:“歌声感人,词更宏壮,这是红巾军里的歌罢?若天下男儿人人如此,何愁我们汉人赶不走鞑子?”
众人闻言,均是一呆。
那安徽人翘起大拇指,道:“姑娘小小年纪竟有此心,可见鞑子气数尽矣!”说着打量芷若,摇头道:“你娇滴滴的一副模样儿,去了亳州也不能参军,还是在家里呆着,这美貌姑娘行走在外,遇到鞑子兵可就惨了。”
芷若尚未回答,忽听东北角远远传来一声清啸,竟然未被雨声遮掩,赵天麟听到后霍然站起,惊道:“本门师姐遇敌!”二话不说,提着长剑冒雨奔了出去。
芷若顾念峨嵋派的香火情分,斗笠蓑衣上身,身形一动,跟了上去。
安徽人大叫道:“姑娘别去凑热闹!”
芷若已远远离开破庙,但声音稳稳送过来:“放心!”虽不响亮,却清清楚楚。
赵天麟轻功远不及芷若,心急火燎之下速度更慢,他只觉得身边有一道影子掠过,片刻间鸿飞冥冥,往清啸来源处奔去,但一闪而过,仿佛看到是幻觉,他不知对方是敌是友,提起内劲,咬牙跟了上去。
片刻间,芷若行到清啸处。
这时大雨下个不停,雨帘如织,眼前视线虽然模糊,但芷若仍旧看到峨嵋派的数名女弟子与人交手,紧守门户,剑法极尽灵动轻捷,一时未落下风,芷若正欲看个清楚,忽听有人叫道:“是不是周家妹子?快去,快去帮殷六侠!”声音尖锐,十分清脆,却是丁敏君。
芷若眉头一皱,道:“丁姐姐?怎么回事?”
丁敏君一面拔剑格挡敌人的兵刃,一面回道:“来不及说了,你快去,往东三十里!”
听她语音急迫,芷若不再多问,捡起数枚石子,以弹指神通的功夫击向与峨嵋派交手的人,破空而至,流星之速,他们急忙还手格挡,堪堪挡开,只觉得石子劲力凌厉无比,虎口震裂开来,鲜血长流,不及大骇出声,被格挡的石子之后还有有两枚斜擦剑刃而过,生生将两个来不及反应之人的头颅击得粉碎,等他们回过神来,芷若早已飞身向东。
转眼间行出三十里,果然看到殷梨亭遭受围攻,芷若几个起落,正要过去,不经意间山后一道掌力斜刺袭来,竟是有人围攻,有人放哨,阻止别人相救。
这一道掌力雄浑之极,挟着极阴寒的内劲毫不留情地击向芷若头顶。
眼见这一掌即将落在头顶,芷若不退反攻,反手迎击,两掌相接,暗中运劲,一股强劲凌厉的内力袭入对方掌中,同时借他一掌之力,脚下错开,向后一跃,身形拔高而起,在空中如苍鹤一般轻飘飘地落在内围,离殷梨亭已近在咫尺。
芷若隔着雨幕,只见殷梨亭虽然寡不敌众,但一口长剑紧守门户,此时遭遇强敌,面临生死关头,竟将剑法中的精奥处都激发出来,阴阳动静,圆转如意,剑术之精,世所罕见。
芷若见状,心中暗赞:“在武当山时,张真人曾说过殷六侠性格刚柔并济,暗合太极之道,剑术在门下弟子中位列第一,今日一见,果然如此!”殷梨亭大落下风,但越战越强,一时没有性命之危,芷若这才有空看向与自己交手之人。
她自幼习九阴,练九阳,服用蛇胆增劲,近日两次悟道,内功之浑厚,真气之精纯,非常人所能及,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