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干枯瘦的唐文亮,峨嵋派为首的却是静虚师太。
峨嵋派在远在西南,千里迢迢到东海来干什么?
这艘大船停在北面两艘船旁边,人影晃动,似乎上了不是天鹰教的那艘船。
其时距离三艘大船颇远,因和峨嵋派有些渊源,她又有些好奇,游到跟前的时候,恰逢一人从两船间落在自己眼前海里,浪花喷射,几点水珠溅到芷若的脸上。
那人不懂水性,咕噜咕噜地喝了几口海水,笨重的身子扑腾着,两手乱抓,无所依据,吓得脸色惨白,连呼救命,周芷若瞧得好笑,认出他是昆仑派的西华子,突然船上垂下一条绳子,西华子惊喜交集,急忙抓住绳子,被人拉上了船。
“什么人?”头顶船上传来一声厉喝,紧跟着响起刀剑出鞘之声。
不少人站在两船甲板上,目光凛冽,死死地盯着海水中的芷若。
船上的人着实不少。
她有些后悔自己的好奇心。
芷若秀眉微蹙,极不喜欢别人居高临下地看着她,淡淡开口道:“我是附近渔家的女儿入海嬉水,莫非碍着你们的事儿了?”语气仍旧十分温柔斯文。
一个浑身穿着毛皮衣裳约莫三十来岁的女人却道:“附近既无岛屿,又无渔船,渔家女儿水性再好也不会离得太远。”说着连声冷笑,晶亮如星的双眸中透着一抹犀利,对芷若厉声喝道:“说,你到底是什么人?谁派你来打探消息的?”
船上众人登时紧握兵刃,如临大敌。
“请她上来再问个究竟。”一名身形高瘦的中年人缓缓开口,不喜不怒。
“是,二哥。”话音一落,一条绳子垂到水面,同样穿着毛皮衣裳的青年男子道:“请。”
芷若认出说话的中年人是武当派俞莲舟,此人面冷心热,倒非假仁假义之辈,她艺高人胆大,自负水性极佳,左手拉住绳子,几个起落就上了那女人站着的船上。
正在骂人的西华子立刻住口,看向周芷若。
他们打量芷若,芷若也在打量他们。
见是一位约莫十岁左右的女孩,众人神情略缓,不似先前那般戒备。
“殷姑娘,她的确是渔家姑娘,并未撒谎。”俞莲舟见她身法轻盈,又负有长剑,目中顿时精光一闪,待他见到芷若腕上的红蛇,想起殷梨亭和莫声谷在汉水的经历,有个姓周的小姑娘武功奇高,目光柔和下来,“可是汉水操舟的周家姑娘?”
众人闻言一怔,俞莲舟怎会认识她?
周芷若也颇为诧异地望向俞莲舟,不会吧?她可真的没见过俞莲舟!
“二哥,你认得她?”穿毛皮衣裳的男子问道,芷若听他叫俞莲舟为二哥,微一凝思,便知他定是武当七侠中自己没有见过的张翠山,原来今天是张无忌一家归来的日子,目光微低,果然见到他身边一个十岁左右的孩童好奇地看着自己,眉目间依稀便是张无忌。
奇怪的是,他脸上有一个红红的掌印。
这么说来,方才喝问自己的女人便是张无忌的母亲殷素素了!
仔细打量打量,虽有风霜之色,但容貌秀丽,举止温雅,倒真与殷离有几分相似。
真是冤孽!芷若暗叹。
见到年幼的张无忌她心底有些复杂。
张翠山的回归,代表着谢逊和屠龙刀有了下落,代表着风云将起。
俞莲舟微微颔首:“去年我曾听六弟和七弟说过,在仙人渡遇到一位姓周的姑娘,年纪轻轻却身负绝艺,模样打扮与这位姑娘差不多,是以多嘴问一句。”
“我是姓周。”芷若淡然一笑,“刚从汉水迁到东海。”
殷素素听她语音娇柔清脆,俏甜悦耳,不觉向她细细打量了几眼,见她脸上微生红晕,犹带着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