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庄睿手稿中的诗作,有四在《清朝人物传记》一书中都有记载,为一人所作,仔细的将这个人的生平来历记在脑中之后,庄睿才将手里的书放了下来。

    这几诗的作者是清朝初期的王士祯,王士祯原名士禛,字真c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所以也有人称之为王渔洋,身为汉人,死后康熙帝追谥为简,可谓是皇恩浩荡,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是清初时最为杰出的大诗人。

    王士祯出生在一个世代官宦家庭,祖父王象晋,为明朝河南省布政使,王士祯五岁入家塾读书,六七岁时读《诗经》,在顺治七年的时候就去应童试,并且连得县c府c道第一,那可是相当于现在的小中高考状元,顺治十五年戊戌科考中进士,名渐渐传播开来。

    23岁时王士祯游历济南,邀请在济南的坛名士,集会于大明湖水面亭上,即景赋秋柳诗四,此诗传开,名震大江南北,一时和作者甚多,当时被坛称之为“秋柳诗社”,从此闻名天下,后人将大明湖东北岸一小巷名“秋柳园”,就是指王士祯当年咏《秋柳》的所在。

    把手稿从箱里取了出来,和书上一对比,让庄睿高兴的是,这几王士祯的成名诗作,在手稿中都有,另外还有一些秦淮杂诗和小令,并且在有诗作的手稿中,都有印有铃印,虽然对字画所知不多,但是庄睿也知道,有款识的作,其价格要比没有款识的高出许多,只是让庄睿汗颜的是,到现在他也没认出这些印章上的名字写的到底是什么,究竟是何人所留,是否为王士祯的私章。

    王士祯的成就还不仅于此,在康熙四年的时候,王士祯升任户部郎中,到京城为官。当时的京城才人墨客云集,为王士祯施展才华提供了舞台,他在诗歌创作中提出“神韵”说,开一代诗风,有大量名篇传世,他写景的诗尤其为人称道,所作小令中的“绿杨城郭是扬州”一句,被当时许多名画家作为画题入画,康熙皇帝称其“诗兼优”,“博善诗”。

    康熙十七年王士祯受到皇帝的召见,“赋诗称旨,改翰林院侍讲,迁侍读,入仕南书房”,成为清代汉臣由部曹充词臣的第一人。

    庄睿经常看一些历史传记,他知道,南书房可是清代皇帝侍从值班的地方,清代士人视之为清要之地,能入则以为荣,有时还秉承皇帝的意旨起草谕旨诏令,康熙皇帝还下诏要王士祯进呈诗稿,这在当时是十分罕见的殊荣,王士祯当时在朝中的风头一时无两。

    王士祯博好古,能鉴别书c画c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其书法高秀似晋人,备受后人推崇,王士祯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

    而且这个人还非常的爱才,在康熙朝时王士祯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后,成为清初坛公认的盟主,一时间,诗坛新人c坛后辈到京城求名师指点作,往往先拜见王士祯,如能得其一言片字褒奖,就会声名鹊起。

    庄睿在书中还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典故,当年的蒲松龄是个落拓不第的人,空有满腹问,但是却不被人赏识,著名的《聊斋志异》写出来以后,没有办法被世人认识,无奈之下,蒲松龄就找到了王士祯。

    王士祯看过初稿以后,对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大加赞赏,写了许多评注将初稿还给了蒲松龄,还赠诗蒲松龄:“姑妄言之妄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由此可见王士祯对蒲松龄的提携厚爱。

    为了让《聊斋志异》出版,王士祯在该稿上大书“王阮亭鉴定”,使得各家书坊争相求书稿,以刊刻《聊斋志异》为荣,当时的名流称赞此事:“国家治轶千秋,扢雅扬风,巨公踵出,而一代正宗必以新城王公称。”

    王士祯生平的作基本都出版保留了下来,从康熙年到民国,都有出版,而庄睿手上这本,居然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