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7)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杨林和红柳感觉到了冬的寒意,犹如雕塑一般,大都沉睡过去。胡杨林千百年无人问津,独享这这片静寂。不远处,那座古城遗址正静静地矗立在苍茫的大地上,明明已成废墟,却有那么一种不动声色的威严。

    所以有人说,看古城是有条件的,一是要选择早晨或黄昏前去参观,因为此时阳光错落有致,有一种震撼的视觉效果;二是要挑人少的时候,最好是空寂无人,因为孤寂有历史沧桑的感觉。

    田野考古的主要工作是丈量和发掘,考古队这个工作干了一段时间,已经上了正轨,古城的城门,已经标记出来。孟缇坐在城边的帐篷边上,花了一个小时看他们整理出来的资料,然后又跟着蒋也夫的小队,看他们的发掘工作。

    摇扁古城的城周近四千米,邻近昌河,几乎是方形,跟《水经注》中说的一样。这种规模的古城,在过去已经是罕见的大城市了。至于这么些年为什么没有被发掘,蒋也夫的解释是,中国的考古团队就这么多人,人手不够,之前对这座城市的了解也不多,基本上没有文献可查,所以被排除在人们的视野之外。如果不是前段时间的另一批专家解读文书的时候发现了它的踪迹,它此时想必还是默默无闻的。

    孟缇还是觉得匪夷所思,“这么大一座城市,记载怎么会这么少呢?”

    蒋也夫说:“它从建立到废弃的时间太短,还不足百年。”

    孟缇静默了,伸手抚上城墙。断壁残垣的褐色土墙上全是风蚀的痕迹,但街巷纵横交错,依然可见轮廓。

    她站在古城中央回首望去,古城的黄土建筑拥抱着她,阳光洒在城中间尖尖的塔顶上。她被迷惑着,陷入了梦境,千年时光倒流,薄薄的炊烟在城市上空无声地盘旋。在黄土地上每走一步,脚下的细沙都在沙沙作响。

    孟缇说:“我怎么觉得这古城好像是模仿长安城呢?”

    李开南老师赞许地说:“不是好像,本来就是模仿长安的建筑风格。”

    孟缇和程璟走过某个五六米高c顶部是椭圆的颇具有少数民族风情的建筑物,闭上眼,似乎看到了千余年前的人们虔诚跪拜的身姿。巨石在阳光的照射下显示出清晰的纹路,千年风化的痕迹就像泪痕一样永远地停留在墙壁表面,而头顶的天空湛蓝湛蓝的,棉花状的云朵飘浮上空。历史就这样呈现在大家的脑海中。

    一上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考古队每次回昌河都会补充一大堆食物,中午有馕c面条,还有加热后的八宝粥,食物非常丰盛,已经远远超过了充饥的要求。不过孟缇还是没什么胃口。

    程璟和她坐在离众人比较远的地方,在这样的氛围下,他觉得自己说什么都是可以原谅的,“阿缇,这半年你过得怎么样?”

    孟缇笑着说:“你也看到了,这里风景优美,学生听话,日子悠闲。昌河真是个好地方啊,我来这里支教就是享福的。”

    “如果真是享福,你为什么瘦成这样?”

    孟缇无所谓,“还好啊,我没觉得自己瘦了。”

    程璟摇头,“你别倔犟了,去年寒假的时候看到你,你根本不是这样。施媛已经很瘦了,你现在比她还瘦。”

    孟缇指着两人脚下一堆瓶瓶罐罐的残片,一本正经地说:“你操心这些就足够了。”

    程璟沉默了一会儿,抬起眼皮,白云的阴影投在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好像一张张明暗交错的地图。

    炉火上的水壶烧开了,他拿自己的杯子给她倒了杯热水。他看着她小口小口地吹着杯子里滚烫的热水,美丽而瘦削的面孔在水汽后隐隐约约,下巴的轮廓线绷得紧紧的,带着自虐的痕迹。

    他叹了口气,“阿缇,如果让初年哥知道你瘦成这样,不知道心疼成什么样子。”

    他的声音虽然不高,但孟缇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